首辅王锡爵,次辅赵志皋,群辅张位、沈一贯。
沈师不必说。朱寅当了三年翰林,对其他三位当然也很熟悉了。
作为阁臣,一般都会赐穿蟒服或者斗牛服,许用赐服办公。所以,他们的官服就有点五八门了。
首辅王锡爵身穿蟒服,头戴梁冠。
次辅赵志皋则是穿著公服。头戴展脚噗头,胸前是二品文官的三寸小独科刺绣图案。
沈师穿的却是常服,头戴乌纱帽,胸前二品文官的锦鸡补子。
张位穿的是皇帝赏赐的斗牛服,属于吉服,却戴著公服所用的展脚噗头。
朱寅不疾不徐的跪下,声音清朗的稟报导:“下官巡抚寧夏事朱寅,奉命参见四位相公。”
按制,四品官本不用对阁臣下跪,只需要行鞠躬拜礼两次。
可是如今不是明初了。內阁尊崇,三品以下文官来內阁见阁臣,因为肯定是公事,那是一定要跪下稟白的。
至於武將,哪怕一品也要跪。
朱寅就当是跪老师沈一贯了。
四位阁老都是据案而坐,眼见朱寅进来,表情各有不同。
王锡爵目光漠然,神情冷峻,看著朱寅的眼神带著深深的审视,也没有立刻让朱寅免礼起身,只是安坐受礼。
沈一贯看著自己的学生,心中十分欣慰,神色却很是淡然,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赵志皋和张位则是拱手答礼,蔼然笑道:“不用跪白,起来回话。”
“谢阁老。”朱寅也懒得王锡爵怎么想,直接就站了起来。
按照眼下的规矩,他应该跪著稟报,跪著回话,直到公事说明白了,才能站起来。
朱寅站起来拱手道:“因寧夏叛军为乱,旨意令下官出京,钦差寧夏巡抚参赞军务,明日大早便要离京。內阁有何钧旨,特奉命前来请示。”
这看似是走形式,其实不是。是真的来领受指示的。
若是应对失据,內阁认为他没有巡抚寧夏的能力,就有权驳回皇帝对他的任命,拒绝赐予关防旗牌,奏请另行委派他人为巡抚。
朱寅准备应对,立刻有內书堂的宦官上前,据案记载阁臣和朱寅的问话。
王锡爵没有作声,却是低头看著案上的地图,神色沉思,
次辅赵志皋闻言问道:“可去兵部领了西北形势舆图和军事密图?”
朱寅认真回话道:“回赵阁老话,已经领过了。”
赵志皋又问:“可仔细看过了?有何获益?”
朱寅肃然:“看过了。西北山川地理,兵马分布,烽燧城堡,驛站道路,粮仓武库,牧监草场等事,下官都已记在心中,不敢怠慢军国大事。”
赵志皋点头抚须道:“甚好,甚好。”
张位也象徵性的开始发问,但他的问题深奥了一些。
“朱寅,寧夏之北乃是河套,你可知道河套的位置?”
朱寅毫不犹豫的朗然说道:
“回张阁老话,河套在贺兰之东,阴山之南,吕梁之西,长城之北。如今被蒙古韃靶鄂尔多斯部占据。河套草原和寧夏草原,便合称塞上江南了。”
张位点头道:“善。”
这种问题其实很简单,显然张位没有为难的意思。
按惯例,朱寅说到这里,应该换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