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该我上线了!」

“主公。”商阳也不奇怪,“寧夏可是一潭浑水啊。主公就算去监军,也应该和戚帅一起去。朝廷不让戚帅掛帅,主公就不能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以主公如今的官位,倒是能以巡抚监军。可是主公当了这个巡抚,再想当翰林储相就难了。”

朱寅当然心中有数。

壬辰之战很快就会爆发。要想入朝主导局面,那就必须先在寧夏表现出军事才能。

去寧夏监军是第一步。

大明文官监军,主要是四个层级:总督、巡抚、巡按、兵备道。

京官和地方官地位不同,含金量差別很大。

所谓含金量,朱寅的意思是官场前途朱寅如今是京官,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读学士,兼任左諭德,这是实打实的储相之贵。外放一般就是贬謫,哪怕连升三级也是贬謫。

所以,兵备道监军肯定不用考虑。

一般连升几级外放兵备道的,只是七品监察御史,或者从七品给事中,或者六品主事。

而兵备道最低也是正五品,或者四品官。可即便如此,监察御史外放兵备道,也不算是升官。

那么更高一等的巡按监军呢?

巡按是正七品,品级比兵备道低了两、三品,可是巡按的权势比兵备道大的多,属於京官钦差外派,含金量不是兵备道可比,所以巡按监军等级反而比兵备道高。

可问题是,朱寅是从五品的翰林官啊。含金量最高的京官,怎么能当巡按御史呢?根本不符合制度。

如此一来,就只剩下两个监军等级:总督监军、巡抚监军。

所谓的总理、经略监军,都是属於总督监军这个大等级。

在明朝,总督这一级的监军,一般要掛副都御史衔,甚至右都御史衔!

副都御使,已经是朝中重臣大佬了。

而且御史序列的含金量,是仅此於翰林序列的。正三品的副都御使,含金量和正五品的翰林院掌院学士相当。

肯定高过了朱寅这个从五品的侍读学士。

以朱寅目前的品级和资歷,哪怕他是尊贵的翰林官,哪怕是京官外放,他也没有资格当总督。

起码差了五年的火候。所以最高等级的总督监军,朱寅是没有指望的。

那么,就只剩下第二等级的巡抚监军了。

按例,明朝的巡抚一般要加金都御史衔。

朱寅的从五品翰林侍读学士,含金量比正四品的金都御史,稍微高一些。

肯定是够得著,就是有点委屈了。

放著从五品的侍读学士不干,去干加金都御史衔的巡抚,其实算贬謫。

继续干侍读学土,十几年后入阁拜相几乎板上钉钉。

可如果去干巡抚,二十年也很难入阁。

对文官们来说,官场前途当然是留在翰林院好。可如果论事功立业,喜欢做实事,那当巡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朱寅这种野心家,当然不会坐在翰林院修书、修史、起草詔书。

对他来说,外放更適合搞风搞雨。等到刷完功劳,再回京入朝就不一样了。

朱寅和寧採薇、商阳等人商量到二更天,这才散会歇息。

朱寅和寧採薇回到內室,看到已经六岁的寧清尘,正在画著一张图。

寧清尘顶著一对角髮髻,粉妆玉琢的十分漂亮。

她表情认真,甚至有点严肃。看上去更加可爱。

“寧医生,你在画什么?”朱寅笑吟吟的问道,摸著她的小脑袋。

“產钳。”寧清尘头也不抬的说,“这是改变大明產妇命运的伟大发明。”

“產钳技术普及了,能让產妇和出生婴儿死亡率,下降十倍!”

“小老虎,我已经六岁。该我上线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