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该我上线了!」

运河两岸徐州、兗州的各大煤矿去年已经开採,光是精壮矿工就招募了万余人。

南海子的经营权,也被师母承包下来。虽然每年要给宫里二万两红,似乎是亏本买卖,可南海子的几千户海户,却捏在了师母和北寮的手里。

如今的商社虽然很是低调,名义也是分散的,可奶、百货、翡翠、煤矿、

海贸、冶炼、製药、酒楼、青楼、茶叶、粮食、丝绸等生意,无不涉及。

商业之分布,辐万里。北至塞外,南到南洋,东抵倭国,西达西域。雇员数以万计。

世人只知道主公是连中三元的翰林清贵,却不知道主公和师母暗里掌控的势力和財力。

罗言想到这里,却听一个举人继续说道:

“听说皇长子处境艰难,也多亏稚虎先生周全。皇长子出阁读书三年,陛下屡次要停止读书,稚虎先生上疏力諫,这才让皇长子继续读书。”

又一人摇头道:“可一可再不可三。稚虎先生虽然公忠体国,一心维护国本,奈何陛下一直想废长立幼。稚虎先生又岂能改变陛下的圣意?我听说,陛下可能会再罢出阁读书。这一次,可能真的躲不过了。”

另一人嘆息道:“如此说来,稚虎先生身为皇长子老师,还真是鞠躬尽。”

罗言听到这里,神色微冷。

没错,皇帝这三年,已经连续两次想停罢皇长子出阁读书。这是郑贵妃的枕头风。

实际上,皇帝已经儿戏般的私下立了太子。

就是郑贵妃之子,朱常洵。

皇帝在佛祖面前发誓,要立郑贵妃的儿子,还白纸黑字写了立储的諭旨,放在匣子里,给郑贵妃保存。

郑贵妃巴不得皇长子母子立刻就死,宫中百般折辱。皇帝也很厌恶长子,半年也不召见一次。

而皇三子朱常洵,每天要召见两次,得以晨昏定省,承欢膝下。

若非主公私下了很多银子,又两次公开上疏諫言,群臣也纷纷阻止,皇帝早就停罢皇长子读书了。

可是这一次,很难再阻止了。

因为皇帝对郑贵妃发誓,一定要压制百官,坚决停罢皇长子出阁读书。

如果情报没有变化,今年三月初皇帝就会一意孤行的下詔,谁劝也不听。

但这不是罗言该担心的事。他担心的是倭国的情报。

倭国太閤丰臣秀吉,本月初致书朝鲜王,说是借道朝鲜进攻大明。信中狂妄至极,有言:

"-—人生自古不满百岁,安能鬱郁乎久居此乎?吾欲假道贵国,直入明国,

使其四百州尽化我俗,以施王政於亿万斯年,乃秀吉之宿志也-—"

丰臣氏还企图灭明之后,將倭国所谓的天皇迁到北京,自己坐镇寧波。

根据情报,这不仅仅是假道灭虢之计,也真是为了占领中原。

朝鲜王拒绝丰臣秀吉的无礼要求,却没有立刻备战,国王和大臣们只是向大明派出使者,內部仍然党爭不断。

眼下,丰臣秀吉徵调三十余万大军,一半留守本国,一半准备渡海攻击朝鲜!

如今十六万倭寇大军,已经在三个港口匯聚,声势浩大。

算起来最多到四月底,倭寇大军就会登陆朝鲜国。

这么大的事情,朝廷肯定不能不闻不问。

还有一个情报是来自寧夏镇的。寧夏镇蒙古將领哮拜父子,伙同汉將刘东肠,准备起兵叛乱。

计划是先杀巡抚党馨,再杀总兵官张惟忠,然后占据寧夏。

哮拜等人策划叛乱,其实也是寧夏巡抚党馨逼出来的。

这是几天前的情报。哮拜父子和刘东肠,此时可能已经动手了。

和这两件大事相比,皇长子是不是停课,已经不重要了。

主公收到了情报,准备谋取金都御史衔,接任寧夏巡抚镇压叛乱,同时促成蓟镇总兵戚少保掛帅,父子配合一鼓荡平。

如此一来,主公不但能敘功升迁,还能开始文臣统兵,

罗言琢磨著,怎么利用情报和特务手段,帮助主公完成谋划。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