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何须十年!

朱寅说到这里就打住了话题,只是在熊廷弼心中播下一颗种子。

他说起这些,自己也有点感慨。

中原失去安南,影响实在太大。光是在资源上,就有不可承受之痛。

安南的铁矿很是丰富,而且以富铁矿为主,拥有很多世界级的优质富铁矿。

这也是为何安南生產的火,比大明的质量更好。

如果不失去安南,拥有安南的富铁矿,加上中原本来先进的冶炼技术,很可能率先在火器上升级换代。

同样,不失去安南,也就能继续控制缅甸。

“安南—-可惜啊。”熊廷弼忍不住扼腕嘆息,“朝廷,朝廷为何就不开疆拓土呢?”

朱寅没有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熊廷弼自己去想。朱寅相信,用不了多久,熊廷弼就会想明白。

熊廷弼走了。

带著朱寅赠送的金银华服、宝刀好马,带著朱寅播在他心中的种子,离开了朱家。

熊廷弼骑在马上,不忍挥鞭疾驰。他数次回首相望,看著身后那道小小的身影,泪目挥手作別。

稚虎兄,秋风渐冷,此一去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愿你一举及第,平安喜乐,长命不天。

溧水之阳,朱寅看著熊廷弼渐行渐远的背影,轻轻吟道:

秋风吹楚士,

溧水送飞白。

愿君自此去,

夜思单于台。

隨口作出这首新诗,朱寅又自言自语般的说道:“熊飞白啊熊飞白,此生功罪,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寧採薇从他背后转出,说道:“他能想明白么?”

“或许吧。”朱寅讽然一笑,“他可是熊廷弼啊,文武双解元的牛人,怎么可能是榆木脑袋?”

“歷史上的他,应该也是想明白的。可他没有选择,就算想明白又如何,难道还能造反么?“

朱寅转过身,看著面前的清稚少女,“採薇,接下来我们要很多钱,要有专门一笔钱,长期支出。”

寧採薇点头,“我懂,养士。不仅要长期支出,还要的好。孟尝君养士三千,宋公明急公好义,我们要做的更高明。烧冷灶,助寒士,扶老弱,办书院,济孤寡-—这些事情的开支,我会专门设立一个机构管理。"

“计划每年支出二万两银子。十年之后,便是质变之时。当然,既要在刀刃上,还要的低调。”

“金钱不能转化为力量,那么金钱就一文不值。”

“知我者,採薇也!”朱寅忍不住捉住寧採薇的手,“有你在,我可是省了太多的精力。“

寧採薇道:“小老虎,赚钱后勤,收买人心-这些事都交给我。你呢,就好好在台前经营。你抓官爵权位和靖海军,我抓钱粮和建设,十年后我们就能成气候了。"

她的眸子灿若星辰,燃烧著野心的火焰,“小老虎,你明年要是中进士,十年后最快能升到几品?”

“十年—”朱寅想了想,“普通官员是九年一考满,这是常规途径,需要慢慢熬资格。“"

“升官快车道又不同了,若是能走庶吉士、翰林院这条最快的路子,十年后最好的结果,京官能做到侍郎、副都御使。外放么-最好的结果能做到督抚。"

“明朝文官升职,虽然熬资歷很重要,但特殊时期却又有变通。”

“这种特殊时期,一旦抓住机遇,升官就像坐火箭。比如胡宗宪,从七品升到三品,只用了三年。”

“明史上升官最快的是彭时,这傢伙第一年中进士,第二年就入阁当辅臣,一年拜相。"

“其次是魏德藻,入仕两年入阁,四年当首辅。”

“再其次是商络,做官四年入阁拜相。"

『再其次是张,当官六年入阁拜相。”

“还有袁崇焕,只是个三甲进士,但因为辽东战事,又有內阁大佬支持,九年时间就从七品升到一品。”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