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两女斩情

第 两女斩情

八月十九,堪称漫长的秋闹大比终於结束。

封锁了十日的贡院大街,解封了。

成千上万的家属和观眾,早早就来到贡院广场,等候考生们出来。

寧採薇和寧清尘的马车也到了。就是庄姝和唐蓉也不出所料的来凑热闹。

贡院官场上,人山人海。

这天下午申时,贡院几声炮响,封闭已久的大门然打开。大门一打来,一眼看去,静静站立著黑压压的一片考生。

“啊——”

等候的人群顿时发出潮水般的欢呼,很多人都是激动无比,对著考生们招手、呼唤。

一辆辆彩车插满桂和菊,掛著鞭炮,里啪啦的燃放。

彩车之上,赫然贴著诸如“如意绸缎庄”、“通惠钱庄”、“德雅堂书楼”等招徠生意的gg。

就是酒店里的堂信儿、澡堂子里的搓背工、勾栏里的龟奴等形形色色,三教九流,也都早早的候著,准备招徠主顾,

好几千考生,在里面这么多天,今日终於考完,还不得好好打打牙祭,搓搓身子,再去泄泄火气?

考生们鱼贯而出,犹如被放出监狱的犯人重见天日。每人都是神情憔悴,面色蜡黄。有的人如释重负,有的人如丧考姚,有的人神色恍惚。

患得患失,恍如一梦。

眾生百相,得意失意,还没有放榜就能看的清清楚楚。

这三场考试下来,究竟考得如何,其实每个人都是心中有数。

觉得考的好的人,未必会被录取。但觉得自己考的不好的人,几乎都不会被录取。

所以,考后感觉差的考生,其实已经知道自己落榜了。

记住我们

家属们在人群中搜寻自己的亲人,仅仅看看神色,就知道考的怎么样。

顿时,几家欢喜几家愁。

甚至还有人一出贡院就放声大哭。

这一哭,不知道牵动多少愁肠,哭声接二连三的响起,隨即数百人都痛哭起来,挥泪如雨,哀声动天。

教官们听到考生们的哭泣也没有阻止,都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每次秋闹之后,出了贡院就没有人不哭的,区別只是有多少人哭。

很多人不是十年寒窗,而是数十年寒窗啊。

数十年苦读,酷暑寒冬,皓首穷经,一生蹉跎,大好年华消磨,三年一次的大比再次败北,又要再熬三年。

如此残生,还有几个三年?下一科,自己还有考试的资格么?

隨著人群出来的朱寅,明显瘦了一大圈,就是灵动的眼眸也黯淡了几分。

也就是他,要是换个孩子,很难坚持下来。可见之前十二岁中举的杨廷和,

和之后十岁中举的赵昌期,体质也很牛。

这些天实在是太累了。九天考试,每天答题十几个小时,不知道的以为时间很宽绰,只有经歷过的人才知道,时间其实很紧张!

容错率很低,基本上就是,你错一次两次就没有机会了。

这三场考场,他共写了七篇八股文、三篇策论、三篇史论、三篇判词、两首律诗、五道典律,还有表、詔、浩、敕、等公文若干篇。

时间紧迫,考试內容多,本来就是筛选淘汰的一种方式。

考试结束后,收卷官將试卷交给弥封官,在监督下糊名封印,对应编號。

然后送到眷写所。誉写所的书手用硃笔誉写,眷写出的考卷,又被称为硃卷卷写手当然不能替考试改错字、错误,必须照著写。发现错误或犯讳后,就交给提调官审阅。提调官对照之后,发现的確是错误或者犯讳,就刷下来。

剩下的就是没有错误和犯讳的硃卷了。

但为了防止誉写的书手马虎大意,还需要对读校阅这个环节。负责对读的官吏,一份份对读,看看是否誉写出错。

这整个过程,都由巡按御史主持。所以巡按御史就是监试官。

然后,硃卷交给提调官,在巡按御史的监督下,呈现给帘內的考官,也就是硃卷入帘。

各方同考官就开始刷试卷了。大半试卷都不会看完,直接用首篇八股文淘汰首篇不好,刷掉。后面直接不看。

第二、第三篇八股文,同样淘汰大半。就这么一边阅卷一边落,被落的考卷,大多不会看完。

当然,考官必须要写评语。

一边阅卷,一边写下评语。最后,將可以录取的考卷,推荐给主考官,这叫荐卷。

最后是不是录取,就看正副主考官怎么定了。

南直隶这次五千考生,只录取一百三十五人,不到2.7%的录取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