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让电影回到电影

一部电影要在一个电影节争夺最高奖,不仅仅是需要这部电影好就够了的。

当年李安的《喜宴》能够跟《香魂女》一起在柏林拿金熊,就是因为评审团里有张艺谋。

后来李安的《色·戒》能够在《断背山》拿威尼斯金狮奖的第二年连庄,也是因为运气够好,碰到了张艺谋在这一届做评审团主席。

——什么,你们看不懂《色·戒》好在哪里?没事,那我们再看一遍。

张艺谋撕奖是非常狠的。

这里的撕,当然不是说因为都是中国人的片子,所以要撕奖,而是这些电影——过了这么多年再看,客观上,它们就是好电影,好片子,那有能够在当下就看得出好在哪里的评审,可以去跟其他评审讲清楚它的历史文化背景,它的细节,帮助其他评审进一步理解电影。

凭借《分手的决心》入围某一年戛纳的汤唯,国内国外几乎都有点“众望所归”的意思了。那个角色简直为她量身定做,跟她“小学生风格”的演技相得益彰,好极了。但因为评审团中没有中国人,相反,有一个评审跟另一个热门人选是老相识,事后媒体采访人家也直接坦率地承认了自己的态度,最后,戛纳影后就落到另一个女演员身上去了。

这实在没得办法。评审团制的电影节,奖项归属就不可能真正公平。电影这玩意,又是见仁见智的审美。

陈梓妍说:“如果《舟》能够拿下最高奖的话,今年年底的颁奖季,还是可以冲一波。”

“就算拿不下最高奖一样可以冲一波吧?”陆严河说,“从现在国际媒体的反响来看,它很热门啊。”

陈梓妍:“当然,我只是说,如果拿了最高奖,那板上钉钉是它了,毕竟去年《定风一号》最后关头掉提,大跌眼镜,今年如果《舟》再去冲击奥斯卡,会有很多评委出于这方面的原因,补偿性地给《舟》投票的,这样的优势要是不能利用,就太可惜了。”

陈梓妍说得其实很有道理。

确实如此。

《定风一号》去年在最佳外语片上掉提,引发了很多的议论。众人都知道核心原因是什么,但是谁也不会在嘴上公开说,只是表达了惋惜和不解。《舟》如果今年再去冲刺最佳外语片,还真能拿到很多的补偿性投票。

陆严河问:“是已经有人联系你了吗?”

“还没有,但是,电影局的一个领导之前问过我,《舟》这部电影今年是在美国的发行方是谁,有没有卖出去,是会大规模上映还是怎么样。”

那就是确实有在考虑这部电影了。

陆严河说:“《舟》这部电影还是绿谷来发行,施密特正在西图尔。”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