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有我们呢

“什么节目?”

“我想把我的朋友们拉到一起,做一档盘点今年国内影视剧的节目。”陆严河说,“有哪些我们看过的、觉得好的作品,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好的表演、剧本、创作者。”

陈梓妍一愣。

“啊?”

“你觉得可以吗?”

“倒不是不可以,但我在想,有谁会愿意来你这个节目吗?这个节目会得罪人吧。”

“为什么会得罪人?我们又不讨论哪些作品不好,我们只说哪些作品是好的。”陆严河直言。

陈梓妍:“好像,也行。不过,这个节目就是纯聊天性质的了,会有观众愿意看吗?”

“可能没有,不过,这个节目肯定不是商业性质的节目了。”陆严河说,“我只是想通过这样一档节目,去做一点我想做的事情,让更多人去关注好的作品,好的创作者。”

陈梓妍:“我只想说,虽然你现在可能想得挺美好的,只说好作品,但是一帮人凑在一起,按你的标准,肯定还都是一帮挺牛的人,你们能忍住不挑剔,不阴阳一些糟糕的行业现象?”

“不指名道姓就还好吧。”

“不指名道姓才会掀起更大的腥风血雨。”陈梓妍说。

陆严河:“……”

陈梓妍:“但是,你倒是跟你女朋友想到一起去了,《跳起来》也准备做一个年度盘点,由《跳起来》的读者投票,票选他们年度最喜欢的电视剧和电影。”

陆严河:“啊?”

“没想到吧?”陈梓妍说,“其实你们两个都看到了这样的空白,之前除了叶脉网,基本上没有第二个平台或者媒体,会做这样的年度盘点。但做年终盘点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只要它的影响力足够,其实这个盘点是可以让影视剧再一次迎来关注的。”

陆严河点头。

“现在是网络时代,跟以前不一样,现在不管是做盘点也好,或者是别的什么也好,你一部作品如果万一跟哪个爆火的社会议题靠上了,突然就受人关注,哪怕只有几天的时间,这几天下来,在视频网站上的观看数,可能都是一次翻身的机会——如果它之前是亏损的状态的话。”

陆严河说:“我就是觉得,我们对于什么是好作品的标准,要么就全靠观众自来水,要么就靠那几座主流奖项的归属,但是,影视剧作品这种东西,本身各入各眼。”

“欧美那边的电影评论环境,有一点让我很喜欢,就是有可能你媒体猛烈批评的电影,在某个杂志收集的导演年度最喜爱电影中,却高居榜首,你一个票房失败的口碑两极的作品,因为评论家的青睐,让它可以在dvd租借和网络点播上获得高收益。”

“每年年底,不仅有颁奖季,还有各大盘点,各家杂志会联系不同的名人、电影人,请他们提供他们本年度最喜欢的电影名单,靠着这样的做法,一次次地让很多电影出现在观众面前,然后被观看,被讨论。”

陈梓妍点头:“你想要让我们国内的影视剧,也能够拥有这样的评论环境?”

“是的。”陆严河点头,“如果我们讨论影视剧的人真正地多了起来,就意味着可能会有更多人因为看到这些讨论,产生去观看的兴趣。而且,随着讨论的人越来越多,各个创作者、制作公司,也能够真正地看到观众们的想法。现在这些都很缺位,很少有人在真正地讨论作品本身。”

陈梓妍:“只是你要明白,你想要做的这件事,它很容易让你成为一个靶子,一个被攻击的靶子。要知道,因为你一个人,已经侵占了很多别人的市场了。你一部《情书》,霸占了市场三个多星期的排片率,让跟你同期竞争的电影,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你再做这种引导性的、评论性的盘点,那些不被你节目提及的作品,或者是被你们讽刺到的、阴阳到的制作方,他们大部分都未必是君子。”

陆严河点头。

“会让我成为众矢之的。”

“是。”

“可想要做一件事,让一个环境变得更好,无论怎么样,都会被一部分人视为众矢之的,对吧?”陆严河说,“就像蓝丝带那件事,就像我们这些旗帜鲜明地支持了蓝丝带的人。”

陈梓妍怔怔地看了陆严河两秒。

她知道,既然陆严河这么说,肯定是因为陆严河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而且,她也觉得,陆严河说得其实是对的。

有道理。

陈梓妍点头。

“那就做的。”陈梓妍说,“不过,我会提前对外放风声。”

“放什么风声?”陆严河问。

陈梓妍:“放出《跳起来》杂志要做年度影视剧盘点的风声,然后再放出有好几家节目制作团队想要跟《跳起来》团队合作的风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既然你想要做这件事,那就让其他人一起跟你做,只要他们听说这是我们的新动作,一定会有很多媒体模仿的,毕竟这不难。”

陆严河笑了。

“好。”

-

八月二十六日,金鼎奖颁奖典礼举行。

陆严河最终也没有出现在红毯上。

媒体和关注这个颁奖礼的大众都有些失望,但也有些释然。

前期闹成那个样子,以陆严河的脾气,怎么还会过来。

不仅是他没有过来,《老友记》整个剧组无一人出席。

当晚,颁奖典礼现场。

情景喜剧类那几座奖颁发的时候,是由一个人一口气全部念出所有的奖项归属,随后,有三人上台领奖。

代表岳湖台领最佳作品奖和最佳导演奖的,是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

他是《老友记》的导演助理。

不是台领导,也不是什么关键部门的领导,更不是《老友记》里某个重要人物。

他掏出一张纸,干巴巴地念了几句感谢,就接过了两座奖杯。

另外两个人,则是詹芸和尹新城的经纪人。

他们都表示,自己家的演员因为有工作,档期冲突,所以只能由他们代为领奖。

三个人各自领了奖项,结果,还剩一座最佳剧本奖的奖杯,没有一个人领走,就在音乐声中,由司仪重新拿了下去。

整个环节,不到两分钟。

开始得仓促,结束得也仓促,明显可以感觉到主办方想要尽快把这一部分给结束掉。但还是让人尴尬。

不仅是现场尴尬,观看直播的人也发现了问题。

陆严河是真的拒绝领奖,甚至都没有找人帮忙领奖。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