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两队进行生死时速这个新的创意直接让紧张程度升级,最后的反转又让第二季的结尾来了一个升华,非常好的剧本,一般来说,三部曲的话,中间这一部都是相对最平淡和没有意思的一部分,因为要承前启后,功能性过强,真正讲故事的空间就被挤压了,但我们这个第二季的剧本,好就好在,它根本不是作为过渡的剧本,它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精彩的对抗和反击的故事。”
两位大主角都这么说了,李跃峰松了口气。
“听你们这么一说,感觉稳了啊。”“你看连备导演,他每天就在现场琢磨,镜头怎么拍更好看,因为剧本已经够好了,我们剧组需要做的就只是如何用更好的方式把剧本转化为镜头语言。”陆严河说,“其实看连备导演每天在现场的状态,就知道他多有信心了。”
陆严河也是第一次体验到,拍摄续集原来在客观意义上真的要轻松很多。这个轻松不是说他们的难度降低了,而是他们面对的不再是未知的市场。他们的风格、主题都已经被市场验证过了。所以,他们可以更加专注于怎么把内容拍好,而不是一边做内容,一边担心,这个内容能不能被市场接受。
拍摄第一季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有这个疑虑的。
当时大逃杀这个题材,可没有现在火。
现在因为《十七层》和《鱿鱼游戏》相继热播,也带动了这个题材,各大公司都筹备起了这种题材类型的影视剧。
不过目前已经被推上市面上的几个,质量都很低,粗制滥造,一看就不太行,成绩也一般般。
陆严河当然是希望《十七层》第二季能够更上一层楼的。
这部剧可是他严格意义上第一部担任男主角的剧。
-
《年轻的日子》第七期播出的那天,群里面很热闹。
当然,网上更热闹。
因为,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节目直接录到了国际电影节的后台,去记录艺人们的真实情况。
虽然说,这个阶段的内容肯定是以陆严河为主,但是,这不是陆严河一个人的节目,李真真他们也不可能以陆严河为主视角来做这几期节目。
在这个阶段,李真真又开始发挥她文案高手和剪辑高手的能力,甚至都直接打乱了时间线来剪辑,用五个关键词,来串联各个艺人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的不同面。
陆严河也是看了节目才知道,在他忙碌地准备着自己的作品放映会的时候,其他人也没有闲着。
李治百被抓去拍了两个杂志,颜良被maxine的人接待,去和一个非常著名的英剧制片人见面、聊天,并现场聊了这位制片人后面要做的一部戏,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柳智音见了她原来在韩国发展时的几个艺人朋友,然后有一个街拍的工作。宋林欣和秦智白两个人去了当地非常有名的一个音乐酒吧,还被邀请上台,各自唱了一首代表作(这个部分,陆严河觉得应该是提前安排的)。
苏晓跟萧云是唯二在第一天没有工作,可以一起逛街的。
而彭之行,他竟然约到了这一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主席、著名演员温图尔·瑞凡,做了一期《之行》的专访。
……
这一期节目里,轻松的、搞笑的部分减少了不少,但是,每个人在各自的工作里,都完全呈现出了跟节目里以往不同的那一面。
包括陆严河也是。
网络上,大家议论得最多的就是艺人们在工作中的那一面。
无论是温图尔·瑞凡因为时间安排,差点要取消《之行》的专访,彭之行主动更改专访方案,把这一次专访放到了她两个工作之间的车程里,让专访得以完成,还是柳智音在街拍时,因为造型师带来的服装出了问题,差点无法完成品牌方的要求,最后靠着柳智音和设计师两个人现场沟通,做了改动,让拍摄得以完成……
在这一期节目里,李真真展示的主题词叫做“应变能力”。
一期节目下来,风格与以往大改,直到最后部分,众人在餐厅齐聚,光鲜亮丽了一整天的艺人们,重新回归原来在节目里那种熟悉的风格,他们又脱下了男神和女神的外衣,继续斗嘴,互喷。
陆严河很喜欢这一期节目里呈现出来的内容。
它没有完全按照时间线去推进,而是用这样的主题词,去串联整个三天里发生的故事。
但这恰恰又是最合适的方式。
因为九个艺人,又行程这么赶,不像过去的节目,是一起行动,或者分批行动,每个人的镜头都好控制,如果这一趟还按照时间线来剪,说不定一期节目播完,他们节目里的时间都没有过去三个小时。
这一期节目里,信息含量极大,非常适合做成那种截图和小视频,在网络世界传播。
话题一个接一个的上热搜。
而这也是陆严河第一次在国内被这么大范围地注意到,他在海外的真实影响力。
李跃峰都甚至问他:“你在欧洲那边这么火吗?这么多人来给你接机,我感觉都可以跟那些好莱坞的大明星比了。”
陆严河笑了笑,没说话。
他对李跃峰还没有那么放心,也不想跟他说自己找了托的事。
但他这一笑,就让别人觉得,他是在默认了。
江军说:“严河这几年连续有很受关注和欢迎的作品出来,几乎没有空窗期,在欧洲那边有很多人喜欢他很正常。”
“而且他正好是去参加电影节的嘛,那段时间,机场的粉丝很多的。”陈碧舸也说了一句。
他们两个都是在给陆严河在海外受欢迎这事垫一下,让大家相信这件事的真实性。
李跃峰有些羡慕,说:“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够达到严河这种高度啊。”
他忽然想起来什么,看向陆严河。
“你下次有角色记得找我。”
陆严河点头。
“《十七层》播出以后,来找你的戏应该更多了吧?”陈碧舸问,“但是我这一年好像没有怎么看你有戏播出?”
李跃峰:“有,《爆针》,票房还挺高呢,七个亿的票房。”
陈碧舸反应了过来,“哦?那部电影是你演的啊?我知道,但我还没有看。”
李跃峰脸上有些骄傲和得意。
“是啊。”说完,他又想到了什么,叹了口气,“但是,在那之后,来找我的剧本都大同小异的,一直没有再碰到什么好剧本。”
《爆针》这部电影确实也是比较特殊,在业内一般被认为是营销的成功,而不是电影本身质量的成功。
李跃峰挂了一个七亿票房电影的男主角名号之外,似乎也没有吃到太多的红利。
不仅是他,张澜也一样。
这种现象在业内还挺少见的。
一般来说,电影取得巨大成功,主演一定是最受惠的。
这种情况,最后也被大家归结于,这部电影本身不是太受观众的喜欢,看过也就看过了,粉丝和角色滤镜转化率不高。
相比之下,《暮春》的电影只有五亿,比不上《爆针》,可这部电影带给陆严河的粉丝,是巨大的。他庞大粉丝群体里面,女友粉的那一部分,几乎一半来自《暮春》,一半来自《六人行》,而《黄金时代》和《凤凰台》里那两个配角则是一开始的白月光。
相反,李跃峰在《十七层》这部剧里,受惠很大。
他虽然不是男主角,但承担了一般男主角才承担的男友力功能。
第二季,他也是毫不犹豫地就来了。
现在的李跃峰还没有办法摆脱流量路线,意味着,他还非常地依赖自己的粉丝力量,所以,《十七层》对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陈碧舸忽然想起什么,对李跃峰说:“那你要给我演个角色呗。”
“啊?”李跃峰一愣。
“没几个镜头啊,就客串一下。”陈碧舸说,“但是个好电影,你来客串几个镜头,不吃亏,也是严河写的剧本。”
李跃峰看了陆严河一眼,完全没有再多问一句,直接说:“行,我来。”
先应下来了,才接着问:“是什么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