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因为怎么数都排不上七十二舵这个数,不是多了就是少了,所以这个名号在江湖里也始终叫不响。
而当时都夷朝庭的镇祟府里,悬赏他时,外号最好听的也只是插翅虎,刘麻子啥的。
当时的少爷开始意识到,江湖人物,难成大器,早晚死路一条,于是他闭关一天半,再出关时,决定创建道统,自号大贤良师,救苦救难。
以前是以逃避追杀为主,后来却是以拯救黎民为任,如此一来,势头竟是渐渐起来,反而一度超过了那以江湖人为友的时候。也是在那时,就连大罗法教的人,都在一次福会中前来拜会,他们看着那煮米熬粥的符水,看着那暗中记了府衙粮仓位置的镇妖符篆,认为大贤良师,果有真法力,非凡俗人物。
说来也是可笑,身为都夷护国法教,倒是与天下第一大逆匪头子,成了朋友。
但势已起,是夺天下,还是占山为王?
少爷一时间没有想好,只是时常觉得不踏实,不像年轻时那样经常爱笑爱胡闹了,反而日夜沉默,而这一阶段的转变,则是从都夷皇族亲自出手对付他开始。
因着大贤良师,名号越来越响,已经威胁到了都夷皇室的安稳,于是,都夷请动了十二鬼坛之力,降下灾劫。
十二鬼坛乃是都夷根本,镇天地气运,引出一丝气息,便非常人所能及。
那一晚,天降黑风,鬼哭神嚎,大贤良师所在之处,方圆数千里,一朝灭绝,寸草不生。
那是一件并没有落在纸上,也早被人忘却,但论恐怖程度,能排进前三的事情。
不食牛大师兄,当时在外办差,赶了回来之时,心惊若死。
可谁也没想到,数千里内,百姓皆死,部属皆死,大贤良师却活了下来,他自满目苍夷之间,衣衫褴褛,来到了不食牛大师兄的面前,脸上带着凄惨笑容,道:“我明白了。”
“原来我们过来,是天生背了债的……”
自那之后,少爷又恢复到了曾经开心且不正经的时候,他不再创立道统,聚集灾民,而是广收门徒,但也不再明面上行事,而是暗中教化。
便是这道统名字,也只是随口取了一个不食牛。
而不食牛很多传统,比如不重法门,欺神欺鬼,四下里蛊惑人造反,也是那时传下。
而在这时,少爷,或者说老君眉,也开始重新整理自己这一身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