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听说裴元继续在宝钞上砸钱,并且准备利用明年年初政策落地的时候回收白银,李士实本能的不太看好。
毕竟宝钞行情的第一波暴跌,就是司钥库奏疏发布的时候兑现的,等到七大税关征收宝钞的日期来临,谁敢说宝钞会不会崩第二波。
李士实有心贪图裴元多许诺的银子,半真半假的试探道,“贤弟,宝钞已经跌了上百年了,那是那么容易让咱们赚到好处的,别到时候折了本钱。”
裴元知道李士实的疑虑,自信的说道,“放心好了,就算这宝钞的价格折价再折价,以小弟的家财,套出几万两银子也不成问题。”
“不至于拿不出给大都宪的钱。”
李士实总觉的这小登没憋什么好屁,当下也不敢直接接下来,而是说道,“且待老夫回去想想,明日再给你答复。”
裴元低声对李士实道,“小弟这次回京还有其他的事情,现在还不好露面,就先送到这里吧,大都宪见谅了。”
李士实只觉的一头雾水,感觉眼前的小登,更是如在雾中、云中。
等李士实走的远了,萧通才有些不解的凑上来对裴元道,“千户,怎么感觉李士实这次硬气了不少。”
裴元斜了萧通一眼,“你也看出来了。”
说着,给萧通解释了一句,“天子让宁藩世子来替他司香,李士实不嚣张才怪。”
萧通闻言越发不解了,“我看天子还年轻,怎么早早的就让藩王世子入京。”
裴元抄起了手。
这件事的始末嘛,裴元还真知道点。
无论是历史上的“宁藩世子司香事件”,还是这条时间线的宁藩世子提前进京,都有着深刻的逻辑。
或许很多人觉得这件事着实有些离谱。
毕竟古代就讲究一个“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别说古代人了,就连后世人对祭祀的特殊意义都很敏感。
那么为什么朱厚照会让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宁藩世子,充当这个司香人呢?
莫非朱厚照太过顽劣,不理解其中的意义?
并非如此。
因为朱厚照不但这么干了,而且下旨的时候还特意使用了“异色龙笺,加金报赐”的规格。
这个规格,在大明就是太子监国用的标准规格!
也就是说,朱厚照的这个行动,基本上就宣告了让宁藩世子前来监国。
听到这里,或许后世人更觉得离谱了。
朱厚照是独苗,但是成化天子可不止朱佑樘一个儿子啊。
比如说湖广的小小万寿帝君,和朱厚照的血脉就很亲近,完全可以成为更合适的继承人。
可是宁王世子呢,别说朱厚照的血脉远近了,他甚至连永乐皇帝的血脉都不是。
那么宁王世子是如何力克所有竞争者,得到了朱厚照的青睐,以“异色龙笺,加金报赐”的规格堂皇入京司香的呢?
答案就是,以往的前人都在嘲笑朱厚照的荒唐,却丝毫没有考虑过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
按照原本的历史线,这件事发生在正德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