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头目,他那些宝贵的种子,还是要撒到自家的好田地里才行。
裴元回了之前坐的那桌案前,从桌子上取下那枚青竹籤,就这么隨意的握在掌中。
王散已经被都察院召回了,如今就在回京的路上。
毕真也要因为臧贤的手段,要光明正大的押解贡物进京了。
至於陈头铁,正好这次三法司把张永的死“栽赃”到了罗教头上,身为罗教的教主,陈头铁也该入京自辩了。
山东已经没有可捞的人了吧。
至於金献民.—
也该是组织考验他的时候了,裴元想著,那枚青竹籤在指尖流畅的转动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裴元一直在等待中度过。
前去传唤司空碎的人,已经加急赶到阳穀。
在猛然得知两位千户的好事之后,司空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关键作用,正在日夜兼程的赶来京城。
馆选庶吉士的工作进行的很快,小弟们很听劝,除了霍韜参与馆选,其他人都没动这个心思。
让裴元感觉有点失策的是,欧阳必进竟然成功的馆选上庶吉士了。
这就让裴元的计划出现了一点点偏差,原本的时候,他还打算让欧阳必进和陈心坚配合一下呢。
如此一来,只能另外再找合適的人选了。
馆选庶吉士的事情定下来,接著就是其他新科进士的岗位问题了。
今年的这一科,格外的有看点。
朝野中关於这一科舞弊的事情,已经慢慢炒热。
唐皋等三人的安排,也成了所有人关注的焦点。
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三人可能要被送去修史,冷藏很长一段时间了。
毕竟现在朝野议论纷纷,在这点小事儿上强行硬刚,有些得不偿失。
然而这三人的最终安排,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唐皋、黄初、蔡昂三人,最终被派往內书堂,负责为司礼监小宦官们授书。
惯例上,司礼监的內书堂就是从翰林院找人授课的。
但一般来说,能去给司礼监的小宦官们上课的,都是翰林院中前途无量的那一部分人。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未来有望內阁的,所以才提前去和那些將来的司礼监大们处好关係。
杨廷和对唐皋三人的力挺,越发让他的政敌们觉得,这是他在意的一个点。
一些人已经在配酿著,该如此从那三人身上打开突破口。
毛纪则在满城风雨中离开,带著几个家僕前往山东奔丧。
路上的时候,他在驛站领取驛马和差役时,竟然意外的遇到了也要南下的严翰林。
毛纪想起天子对此人的態度,对严嵩的態度大为改观。
双方还借看裴元引荐的由头攀谈了几句。
在听说毛纪是回山东老家奔丧时,严嵩还改容以对,表示既然知道此事,岂能无动於衷?
为了不负这段交情,严嵩死活要和毛纪一起,去灵前上柱香。
这就让毛纪很感动了,古之君子也不过如此了。
毛纪甚至还有些羞愧,觉得那一天实在不该对裴千户太过无礼了。
他离京的时候,正是各种谣言满天飞的时候,有人说裴元参与科举舞弊,也有人说裴元与杨廷和勾结,但是毛纪反倒是对那声量最小的一种可能很是认同。
这裴元说不定真的有识人之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