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是朝廷支出的重点部门,除开官员俸禄,军队的粮饷,剩余的钱财大半都流入了各类营建之中。
这工部尚书是能随便换的吗?
工部的官员们,都快恨不得把工部尚书李遂,用八百斤重枷,拷在工部大堂上了。
至于吏部,吏部尚书杨一清自己就想入阁。
户部的孙交是杨廷和的同党,是入阁候选人靳贵的好盟友。
这两人一定会乐于看到梁储滚蛋,对此有积极的态度。
李士实上次虽然放弃了入阁的机会,但是明眼人都能瞧出,宁藩对在内阁拿一个位置十分渴望。这不单是李士实自己的事情。
张子麟、张伦、杨一清、孙交、李士实。
按照毛澄的预估,他作为倒梁生力军,在更换序列时,至少应该能拿到五票。
结果没想到的是,上午的廷推中,在毛澄获得礼部左侍郎的提名后,竟然只得到了刑部和大理寺的两票。
礼部尚书王华虽然是个好好先生,但是对这个背刺主考官的副主考,很不喜欢。
他不想让毛澄这个家伙担任礼部左侍郎,举荐了原本的礼部右侍郎李逊学为左侍郎。
在左侍郎空缺的情况下,由右侍郎晋位本就是正常的路子。
于是,在丛兰缺位的情况下,李逊学拿到了六票,直接获得了通过。
好在毛澄也是有多手准备的。
他原本转职的目标是王琼的户部右侍郎,现在毛纪要走,拿到礼部左侍郎的难度明显更小。这才让他临时起意,把目标对准了礼部左侍郎。
可惜王华力挺李逊学,而且还拿到了六票,那毛澄就不如顺势去拿李逊学空出来的礼部右侍郎了。
于是在毛澄的暗示下,大理寺卿张纶立刻提议,既然如此,可以由毛澄补位李逊学的礼部右侍郎的空缺。
结果没想到,王华这个好好先生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毫不留半点情面。
他立刻又提名了南京礼部右侍郎吴俨改礼部右侍郎。
针锋相对的意味如此明显,立刻让其他人不敢胡乱表态了。
不提众人还要在别的事情上,争取王华手上的这一票。
单纯就是王华作为礼部正堂官,他对自己这一亩三分地的掌控权,众人还是要尊重一下的。
毕竟同为大佬,这也是对他们自己的维护。
尽管在这种情况下,张子麟和张纶依旧表现的齐心,给了毛澄两票,可惜终究无力回天。
于是在毛澄不可思议的目光中,就连礼部右侍郎的任命,也落在吴俨手中。
毛澄对此大失所望。
然后,就在所有人都觉得这番短兵相接要结束的时候。
自从战神归来,就被各种打压的陆完,忽然主动提议,以翰林学士毛澄接替空出来的南京礼部右侍郎吴俨的位置。
陆完的这个提议,无疑是向平静的水面,扔了一块大石头一样。
众所周知,毛澄是想通过背刺梁储图利的,这时候站出来无端针对毛澄的,必然就是为梁储出气的。
在场的都是人精,立刻意识到了这不对劲的风向。
莫非是不得志的陆完,和同样不得志的梁储抱团了?
还是陆完抓住了机会,想利用这个时刻,展示他能带来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