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咱们不如传胪之后,就带着这枚青竹签去寻千户如何,到时候当面一起拆开,也是一桩美谈。”
两人也觉有趣,便都回房间取了自己那枚青竹签。
这竹签只有两指多长,三人都珍而重之的藏在袖中。
又聊了一会儿,龙华寺的僧人就在外敲门,提醒他们该出发了。
于是三人上了龙华寺借给的马车,早早往午门去集合。
等到了午门前,已经乱哄哄的等了一大群的人。
唐皋三人心里有鬼,这两天没敢出去和其他举子们相会。
毕竟要是有人问起殿试策论题,你是怎么写的,那唐皋的那些逢迎杨廷和的东西,就不免为人所鄙夷了。
要是最后名次好也就罢了,万一名次不好,那就白白社死了。
这会儿已经到午门了,三人想着自己必是今天的风云人物,忍不住主动想要和同年结交了一番。
谁料,这三人兴冲冲的报完名字之后,迎来的不是友善的回应,反倒是一道道审视的目光。
许多原本闹哄哄的热烈议论的举子们,在唐皋三人自介后,也都慢慢安静下来。
三人愣了愣,有些不解。
想要询问一番,便见有人远远向他们招手。
三人定睛一看,乃是裴千户很看重的一个举子,似乎叫做田赋。
他们连忙到了那田赋跟前。
唐皋见田赋身边没有其他认识的人,不由疑惑的问道,“怎么其他同年不在这里?”
唐皋口中的其他同年,自然指的是当初一起饮酒的那些山东考生。
田赋笑眯眯道,“那么多人一起抱团太扎眼了,咱们现在还未正式授官,要是遇到看不惯的,岂不是自找麻烦。”
唐皋等人闻言,都觉得受教。
彼此看看,心里有些嘀咕,如果他们三个真有希望名列一甲,就这么凑在一起,似乎也有些扎眼。
田赋和他们随便聊了几句,就有礼部官员过来维持秩序。
午门前立刻变得井井有条起来。
新科进士们都穿着统一的深蓝色罗袍,带着乌纱帽,虽然胸前没有补子,但已经代表他们正式踏入了“士”这个阶层。
按照规矩,这些赐服应该是在正式公布黄榜之后才能穿的。
但还是那句话,问就是来不及了,不能耽误流程,礼部干脆就统一发放了。
当然,一甲除外。
就像是朝廷填黄榜的时候,还要重新把一甲的弥封再拆开一样,一甲的赐服也是现场发放。
负责现场秩序和导引的,依旧是是新任的仪制郎中贾咏。
贾咏乃是弘治九年的进士,二甲九十四名,倒数第二。
本该是个小扑的局面,但是没想到他在馆选庶吉士的时候逆天改命,成功的选上了庶吉士,并且在三年后的考核中,顺利的留在了翰林院。
可惜毕竟底子浅薄些,前两年的时候被赶去礼部做了司祭员外郎。这次仪制郎中刘滂主动让位置,倒是给了他上位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