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闻言,默然无语。
好一会儿,严嵩才对裴元说道,“那假如你处在我的位置,你又将会做何选择呢?”
裴元愣了一下,随后给了严嵩一个笑容,接着坦诚答道,“我会毫不犹豫的去见天子,然后毫不犹豫的把这桩好事告诉他。”
严嵩嘴唇动了下,正要说话。
却听裴元继续道,“然后等到天子乐疯了一样数银子的时候,再毫不犹豫的回乡,惊艳天子很多年。”
严嵩闻言,虽然觉得这话有毒,但是竟然不争气的心动了一下。
却听裴元道,“你本来就打算回江西,静等两杨分出胜负才出山的。与其默默无闻的像个无用废人一样,平白的浪费这大好光阴,何不转变为更有意义的回乡养望。”
“现在大明的钱粮收支状况很糟,明天也会很糟,后天只会更糟。”
“所以天子今天会感激你,明天会想念你,后天会迫不及待的要见到你。”
“你乃是翰林院出身,因为刘瑾的迫害被迫离职。奸人的迫害就是你的功勋,只要能起复,担任个侍读、侍讲不在话下。”
“虽然翰林院内侍读、侍讲不在少数。但只要天子愿意力挺你,有个三五年,或许一两年,很快就能晋升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了。”
“到时候,不只是天子,所有参与这场行动的人,都会记得你的好。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其中的高品级官员不在少数。”
“你自己是翰林官,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严嵩听完真的狠狠心动了。
纵使这会儿,他还没有意识到有南京翰林院这个深坑,但是就算在北京的翰林院,想要熬出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翰林院入选虽然已经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潜规则,但官方的标准只有八个字,“行为端方,学术纯正。”
也就是说,翰林院本质上是个学术机构。
而这个学术机构,是直接服务于天子的。
一个翰林到底称不称职,做的好不好?几乎是由天子一言而决的。
而众所周知,一旦翰林官外放,很容易拿到高品级官职。
那是不是意味着,天子可以通过这种途径,大量的制造朝廷高官呢?
并不能。
因为朝廷高品级官员的任命依赖廷推,是需要寻求政治共识的。
如果没有足够的外援,就算在翰林院熬到老,也很难把自己的前途兑现。
裴元明晃晃摆出的这些条件,几乎是在明明白白的诱之以利了。
严嵩面前仿佛有两条岔路。
一条路,是平平淡淡的回乡,然后老老实实的在家读书,等到两杨分出胜负,旧日的知交也关系淡泊,再重新回到官场,千方百计寻找能套上关系的标签,慢慢的一点点往上爬。
另一条路,是跑去天子面前装个逼,然后潇洒的离开。在家待上没几年,就被天子哭着喊着找上门,坚持要让自己出山。当初受到自己恩惠的大佬们纷纷出手,协助自己轻松在廷推中获胜,出任三堂要职。
随后自己终于施展毕生所学,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没多久顺利进入内阁,成为首辅大学士,赢得生前身后名。
真的好难选啊。
严嵩矜持道,“此事我还得考虑考虑,能不能稍等再给千户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