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元迅速的看了一眼,找到了自己刚才瞥到的那几行字。
或许是受到了先前给朝廷上的那道《内地征讨应废除首功疏》的影响,王琼也对平叛中的此等现象做了点评。
特别是提到了在平乱中杀人如麻的仇钺和彭泽。
仇钺不用提了,一场平叛,先伯后侯,赢麻了。
彭泽分路机动,靠着在湖广方面的围追堵截,获得的功勋也不少。他和陆完一样,享受了加太子少保,荫子一人为世袭百户的赏赐。
王琼对此锐评了一番,认为这些人以杀戮百姓为功,甚至合理的怀疑,这些人就是为了刷军功才故意拖延战事的。
裴元确认了刚才所看的东西,这才扫向其余的部分,大致弄明白了全部内容。
脑海中则飞速的思索着,该怎么利用此物。
裴元刚才大言不惭把这张纸骗过来,就是因为看到了对仇钺和彭泽的吐槽。
仇钺且不提,如果裴元没记错的话,王琼就是因为和彭泽交恶,才开始和杨廷和一党产生龃龉的。
因为右都御史彭泽,就是杨廷和的门生,而且还是最铁杆的那个。
王琼见裴元细看一遍后没有吱声,顿时有些沉不住气,询问道,“裴小友?”
裴元应了一声,忽然心中一动,已经有了遮掩的说辞。
当即将那纸文字还给王琼,随后说道,“刚才和王公一番交谈,听着像是为了户部的事情烦恼?”
王琼这会儿也没什么好遮掩的,点头说道,“不错。杨阁老包庇孙交,让老夫的弹劾落了空。如今孙交不倒,老夫在户部就有些难做了。”
裴元听完,笑着指了指那张纸,“所以破局的方法,就在王公刚才所书的那些东西上啊。”
裴元也不卖关子,直截了当的说出了其中关节。
“既然朝廷有意让陆完去担任左都御史,那是不是意味着,陆完的兵部侍郎空出来了?”
“我看王公刚才的文字,胸中颇有韬略。”
“当今天子又是喜爱武事的,看了定然会赏识王公。”
“若是王公从户部转任兵部,岂不是能和那孙交,就此一别两宽?”
“这……”王琼愣了愣,似乎并没想过这种可能。
在历史上王琼是熬跑了杨潭和孙交,才当上了户部尚书。
可是那俩也是有背景的,滚蛋没多久就卷土重来,又轮流当了户部尚书。
王琼最后退避去的就是兵部。
王琼在兵部任上也做得很好,算是没有辜负他的一身才学。
可惜,那时王琼与杨廷和一系已经势同水火了。
相比起杨廷和那边党羽如织,王琼手中只有王守仁一个凶猛的打仔。
两人的下场可想而知。
等到宁王叛乱结束之后,带路党的杨廷和一系趁着朱厚照溶解,一举成为了大明忠良,功劳最大的王琼和王守仁,全都没落得好下场。
王琼流放充军且不提了。
王守仁这个最大功臣,坚守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站出来坚决力挺王琼。
他在平叛奏书中慷慨陈词,归功王琼,而只字不提内阁。内阁做的也很绝,遍论功绩,却只字不提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