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运河上也有皇家绿色通道。按照规定,凡是进贡的鲜品,只要船到了就立刻开放船闸,无须攒够船只。
那么,这些进贡鲜品是谁发出的呢?
各地的镇守太监。
所以镇守太监掺和的生意,在物流的迅捷方面,称得上口碑保障,从没让人失望过。
如此一来,总运力本就紧张的大运河,越发的不堪重负起来。
如今大运河上的漕船,运送的主要是各类商品和粮食。
若是分流商品的海运,那等船一出海必然会不可控,导致海商肆无忌惮的前往海外贸易,让经济快速迅速失控。
粮食就不同了,这玩意儿获利不多,再走定点航线,相对来说,就好把握一些。
但既然有了朝廷废除海运运粮,转而漕运运粮的这一段历史,想要劝说朝廷在这上面转向,就几乎不可能了。
从根本来说,大运河首先要保证的是粮食运输,岂能出现运粮船为运货船让出空间的道理?
若是海运有更好优越性也就罢了,但现在海运明显干不过漕运,裴元拿什么开历史的倒车?
裴元郁闷的转了话题,双方又闲聊起来。
酒至半酣,工部主事邱阳想起一桩公事,告罪之后便要先走。
众人也不多留。
裴元会意的起身相送。
走出数十步,邱阳便细问起了木材的事情。
山东备倭都司和辽东都司那边,裴元还没着手安排,要和辽东都司打交道,就得和山东按察使司管辖下的那些兵备道先通气。
以裴元现在和山东按察使司之间的矛盾,想推动这个,还需要一点契机。
裴元暂时不好应承什么,也不好让邱阳凉了心,便说道,“这件事卑职也是外行。卑职本是好心,但怕做坏了事,也怕让邱主事吃了亏。”
“我打算等到那边的木材大量开采出来后,先小送一批过来,给邱主事当样品看看,若是得用,再商量后续的事情。”
裴元怕说的不够白,又点了一句,“算是我们的心意。”
邱阳的脸上立刻笑开了。
他道,“好说好说,若是木料果然堪用,我这里自是少不了用项。我在营缮司……,也有同年。”
邱阳说着,也有点遗憾。
若是裴元悄悄找上他也就罢了,还可以闷声发大财。
现在知道的人不少,想要做的长久,就得往上打点。
既然都要银子往上打点了,就就不如多拉些人下水,也好一起均摊风险。
两人辞别。
裴元靠着空口好处稳住了邱阳,等到回去,清江提举司的二人也要告辞离开。
裴元自然依样画葫芦,向两人许诺了一番。
清江造船厂这边,现在被黄毛工部针对的清江提举,没办法绕开邱阳做事,但是龙江提举司那边,他们还是有些人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