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逻辑链

那些大族里有不少走脱的族人,纷纷跑来上告,说起锦衣卫肆意抓人的事情。

裴元对此倒也不惧。

他跑来拿人,本就有充足的证据。

当时抓到那些青壮俘虏后,不但录了口供,还把那些青壮的姓名和籍贯查探清楚,做了档案。

指望这上千人全都串供咬死,根本是不可能的。

只要按察使司照着那些名单一路查过去,必然会得到实证。

那几个按察使司的官员,看了裴元递交的东西,简单的议论了一番后,立刻把审案的重点,转到程序性的问题上。

依照提刑按察使司佥事费越的说法,这件事就算不是刑部主办,也该交给山东按察使司来处理。

锦衣卫根本无权在山东兴起大案。

费越甚至言辞激烈的要求裴元必须把抓到的那几个大族的族人,以及洗劫的财产,全部移交给按察使司。

按察使司自会上报刑部和大理寺,让朝廷派专人来署理此事。

裴元原本有心让这个叫做费越的家伙看明白,现今的山东一哥到底是谁的人。

但是有了田赋之前的提醒,裴元已经对这些虚浮的助力,态度谨慎了起来。

王敞之所以能跑来山东当封疆大吏,那是他交出南京兵部作为代价的。

而且这件事还被朝中各派系,视作王敞想要平安下庄的铺垫。

如果现在王敞就搞东搞西,跳的太欢的话,朝中那些派系对王敞的无视,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共识。

若是朝中忽然把王敞调去四川、江西这样的地方,那裴元围绕山东展开的一系列谋划,就倒掉了最关键的一个支撑。

好在按察使司和锦衣卫之间互相不隶属,裴元完全可以不搭理那费越的狗叫。

他甚至还嬉笑怒骂,故意对费越挑衅了几次,把那费越气的七窍生烟。

但费越也不是省油的灯,见裴元如此蛮横,不但给担任山东巡抚的王敞去了公文,还直接以私信向在朝中的同年求助。

随着费越的折腾,关于阳谷一事的后续,很快传入了济南府。

山东布政使司的官员们听说锦衣卫居然跑到下面的一个小县,干出了抓人抄家的勾当,无不义愤填膺起来。

这个其实和当初那些小豪强,齐齐痛恨梁次摅是一个道理。

如果锦衣卫能够随意的从京中伸出触角,并且肆意的对地方豪族抓人抄家,那么谁能保证自己不是下一个?

毕竟那些官员,可都是从同样的阶级中出来的。

所以在听到有锦衣卫在山东乱搞的消息后,以左布政使姜洪为首的官员们,立刻开始对裴元施压。

当然,在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后,他们也知道很难包庇。

于是提出异议的主要方向,同样是追究裴元处理此事的程序合法性。

只要能把人从裴元手里要回来,他们自然有办法审理出一个“既合国法,又通人情”的结果来。

裴元对那些山东头面人物的责问视若无睹,只专心的开始将那些金银装箱,细软也运走变卖。

左布政使姜洪等人对此十分愤怒,旋即开始联名向朝廷上书,要求将在山东为祸的锦衣卫召回京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