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教化

那些说书人被陈心坚绑架似的捉了来,原本还忐忑不安,见裴元出手这么阔绰,倒也安了心思。

裴元顾及到如今形势未成,也不敢太早给下面的人透露什么,只托词说打算选一批人混入罗教之中,方便打探内幕。

是以那些说书人给士兵们讲的,也只是西游记里的寻常故事。如此一来,锦衣卫们兴趣盎然,每日行军的脚步都轻快不少,就等着到了驿站,能好好听他们说书。

不知不觉中,他们也对那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程雷响将裴元他们送到沧州,又往南不久,就进入了山东地界。

已经在山东履职的王敞,也是“恰巧”巡视到了德州,与裴元相见。

驿馆之中,待众人退下后,裴元就向王敞询问起了这些天有什么收获。

谁料,王敞上来就大倒苦水,“山东这个地方,不太好管啊。”

说着,王敞就把这些天了解到的事情,慢慢对裴元说了。

“山东总共有六府、十五州、八十九县,原本的承宣布政使司的衙门在青州,后来又转移到济南。”

“这六府又被分为东三府和西三府。西三府为济南府、兖州府和东昌府,东三府为青州府、登州府和莱州府。西三府因为承担着养马的负担,因为税赋要轻一些,东三府的税赋就要重一些,山东境内的钱粮,也多依赖那边。”

裴元有些好奇的问道,“我看西三府大片的土地都很肥沃,为何会被划分来养马?”

王敞便道,“这就牵扯到早些年的一桩公案了。我大明初立的时候,太祖皇帝以天下主的宽容,对那些蒙古部族承诺,凡是愿意降顺大明,愿意居留在中原的蒙古人等,均以‘赤子’视之。”

“所以很多的蒙古部族,就不再北返,而是听凭朝廷安置。当时东昌府地广人稀,就安置了大批蒙元降民,又因为国初的时候战事不断,太宗皇帝也屡屡北伐,需要大批战马。于是朝廷就在东昌府以及周边的兖州府、济南府开始实行马政,繁殖畜养战马。”

裴元闻言皱眉,“蒙古人不谙耕织,也不会经商,单凭靠养马,以东昌府的地界,也无法放任他们游牧,只怕会起乱子吧。”

王敞答道,“确实如此,东昌府之前就骚乱不已,动辄劫掠。朝廷若是派人查办,那些暴民也不抵抗,直接就束手哭告,祈求活命的粮食物资。”

“因为牵扯到的人群规模庞大,朝廷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很多时候都只能眼不见心不烦的听之任之。”

“后来山东巡抚年富,忧心这些人成为祸患,就奏请朝廷迁移了一部分人到南直隶。可惜,这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法子。现在东昌府依旧盗贼众多,朝廷的政令也不是很畅通。”

裴元听完不由感叹,“都是些需要教化的愚顽百姓啊。”

裴元对东昌府的兴趣起来了,又询问道,“我有心去东昌府好好查访一番,你觉得如何?”

王敞当然知道裴元是什么意思。

东昌府乱成这个样子,确实适合浑水摸鱼,只是事情却不那么简单。

王敞如实道,“不是个好主意。那东昌府之前有大片的土地被汉王朱高煦夺去做了养马地,后来朱高煦事败,被收归了朝廷。”

“之后历任巡抚、山东布政使都在努力发动百姓拓荒,将一些养马地变成了肥沃农田。”

“结果这些土地又被德王看上了,他已经借故几次三番向朝廷讨要当年汉王的养马地。但是朝廷也知道这里面的利害,并没有允许。”

“去年的时候,霸州军忽然攻入东昌府,东昌府的不少百姓遭到荼毒。我听说,如今许多家庭残破,土地抛荒,德王已经让人着手在大量购置东昌府的土地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