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韬经过了那次纳妾宴,算是彻底看明白了。
如果那些他努力一生都要仰望的人,还巴巴的跑来参加裴千户纳妾的宴席,那么已经有资格坐在宴席上的他,为什么还要蠢得用一生的努力,去仰望他们呢?
和田赋这种精通世故,能一点点接受现实的老油条不同,越是信念崩塌的年轻人,转弯就越猛烈。
不想裴元却对霍韬笑道,“你不用。”
以霍韬的聪明,自然已经看出田赋早就已经投靠了裴元,而且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忠诚度认可。
现在分兵出任务,他都能担任出谋划策的角色,甚至连裴千户的绝对心腹都要听他的意见。
感觉自己落后了一步的霍韬,正要更大胆的暗示一下自己忠心。
就听裴元语重心长的对他说道,“你是社稷之才,将来是要撑起大明朝堂的。你现在的任务,还是多观察多学习。”
霍韬的才能如何,历史并不能给出完整的评判。
因为有强势首辅张璁在前,同时代的人全都黯然失色。
张璁没入阁之前尚能隐忍,等到入阁之后,立刻抛开拖后腿的渣渣嘉靖,以强力手段果敢用事,不但勇于改革,整顿吏治,还大量清退皇室宗亲侵夺的百姓田产。
努力了六年的嘉靖皇帝,顿时大受冲击。
原来我什么都不用做,天下就会好起来啊。
也、也是该拿出时间来,突破炼气期了。
而霍韬呢?虽然在张璁的光芒遮掩下,没显露太多的治理天下的水准,但是此人对政局的看法和政治决断,却是顶尖的。
张璁大战杨一清的最关键时刻,张璁和桂萼顶不住杨一清的猛攻,眼看就要在给事中王准、陆粲的弹劾下被论罪,就是霍韬做出关键判断“两人离去势必牵连到我”、“敌在文渊阁”,于是下场攻击杨一清。
礼部尚书霍韬这个生力军的出场,立刻打的杨一清阵营脆败,刑部尚书周伦南迁去做了南都的官儿,支持霍韬的刑部侍郎许赞上位。
拿下了刑部,这才形成了对杨一清的压倒性优势。
张璁也借此扳倒杨一清,成为首辅。
裴元对未来构想的,最理想的政治模型,就是张璁治理大明,使国富民强;霍韬治理政府,使大大小小的派系能把劲儿往一处使;田赋治理罗教,接管皇权不下县的深层政府,扎根在最广阔的百姓中,维持裴元的核心统治力。
三人各司其职,每个人有不同的目标。
像是霍韬这种的,就该目标明确的瞄准翰林院。
霍韬大吃一惊后,心头暗喜,没想到裴千户竟然对他这么看重。
裴元暂时没心思和霍韬多提,挑着帘子看着外面分兵。
陈头铁带的仍旧是原本普贤院的那二百徐州精锐,他们要护着十四万两银子去河南,虽说这件事没什么人知道,也不用担心被人算计,却也都带足了长短兵器,大甲弓弩。
要说起押送银子,大明可没有比这支队伍更专业的了。
以这支队伍的人高马大和武器精良,等闲的千把流贼过来,完全都不放在眼里。
陈头铁身上还带了左都督萧韺、西厂督主谷大用以及左都御史李士实的介绍信,裴元倒是不担心他的安危。
随着队伍行进的速度加快,两边开始彻底脱节。
裴元这边只剩下了防守智化寺的二百亲兵,以及司空碎带的百余锦衣卫,人数虽然缩减不少,在官道上依旧显得浩浩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