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风云汇聚

这些被杨一清平反的人,也天然的就成了杨一清的党徒。

偏偏这份声望和势力,别人只能干看着没奈何。

因为刘瑾就是杨一清和张永牵头扳倒的,这是人家该拿的掉落。裴元盘算了一会儿,感觉局面好像还不那么糟糕。

杨廷和在打垮杨一清之前,应该是腾不出手来继续加强掌控力了,那么这个大明朝堂就还有他施展的空间。

而且为了专心对付杨一清,杨廷和也必然会全面倒向“弘治旧人”,支持他们扳倒张永。

裴元和魏讷告别,离开了通政司。

朝中风云这般激荡,也是该我裴千户不沾因果的离京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裴元也无心管理宗教事务了,每天都紧张的关注着朝局的变动。

李东阳果然一病不起了。

朱厚照在亲自过府侍过汤药后,只能允许年迈的李东阳致仕。

朱厚照下敕书对李东阳极尽褒美,随后赏银五十两,文绮四袭,荫其侄李兆延为中书舍人,命有司时加存问,岁给舆隶十名,月馈官廪八石。

李东阳首辅执政的时代,至此彻底结束了。

随后,杨廷和不出意外的晋位首辅。

只是补人入阁的事情,像是引动了什么默契,根本没人提及。

作为“杨一清——张永”这个联盟的另一人,这位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政治不敏感,以及政治手段的拙劣,让所有人瞠目结舌。

就在杨一清急需要人推一把的时候,张永因为眼红谷大用和萧敬得了三个伯爵,直接开始主动作妖。

他让手下捉了一名臂上刺龙的男子作为大功,想要援引以前太监刘永诚的例子,为自己封侯。

可刘永诚是谁?

刘永诚那是和郑和郑公公一样的猛人。

汪直汪公公见了,都得恭敬的喊一声老前辈。

他历仕六帝,身经七朝,长期掌握兵权,却丝毫没有过错,晚年时还高风亮节,“以盈满为惧”,将六位天子给他的封赏全部上交。

人家刘永诚公公纵马北疆,征伐蒙古的时候,为了表示自己不逊色天下豪杰,带着假胡须冲锋陷阵,为大明流血。

张永凭借着内斗的那点功勋,想要和刘永诚对比,简直笑掉了天下人的大牙。

这下杨一清别说指望张永了,他现在就一个念头,这几把事儿,千万莫挨老子啊。

杨廷和自然不会放过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他对张永说,刘永诚并没有被封侯,张公公知道的那些,都是以讹传讹的臆想。甚至就连刘永诚的侄儿刘聚,也是因为他自己的战功才封为伯,和刘永诚没有关系。

嘻嘻。

张永听完,臊的面红耳赤,完全不敢再吭声了。

杨一清虽然攻高血厚,但是现在团还没开,最重要的队友就上去先送了一个,这顿时让杨一清入阁的前景,扑朔迷离起来。

司礼监的张永张公公也凭自己的实力,再次向朱厚照证明,除了刘瑾刘公公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剩下的七虎,一个中用的都没有。

现在朱厚照用“弘治旧人”替代“正德七虎”的念头越发坚定起来,就连张永都有点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意思了。

四月初一的这天,李士实告了假,来到智化寺中忐忑的和裴元喝了一天的酒。

裴元把自己的手尾处理的很干净,心态就相对平和一些。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