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元听到这个答案,心中有对策了。
他又状若无意的说道,“既然如此,剿灭罗教的事情就只能指望山东地方上协助了。”
说着又摇头,“只怕难啊。”
朱厚照闻言断然道,“这种事非同小可,地方上不敢推诿。”
裴元则委婉的解释道,“锦衣卫名声不好,再加上士大夫未必相信那些荒诞不经的事情。若是他们阳奉阴违,只怕会把小事拖成大事。”
朱厚照听了皱起眉头,却没说话。
他轻拍着膝盖想了一会儿,忽然询问道,“那你觉得,山东巡抚用什么人,有助于平灭罗教?”
裴元不知道这货是不是想钓鱼,慌忙道,“卑职一介武人,岂敢涉及这等大事?”
朱厚照不以为然道,“你不是朕的耳目吗?那你可有看到,或者听到什么合适的人选?”
裴元挑起这个话头,当然是有目的的。
只不过朱厚照的心机也不浅,裴元只能小心翼翼的先给自己叠甲,“天子有问,卑职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卑职只说自己知道的,绝不妄加评论。”
朱厚照笑道,“说就是。”
裴元这才假装思索了片刻,随后答道,“卑职自袭职以来,听过见过的高官只有数人,其中文官除了梁储这等大人物,就只有南北两位兵部尚书,陆完和王敞。卑职以为这两人都是出众的人物。至于能否胜任,还请陛下定夺。”
朱厚照有些奇怪的问道,“王敞在南京,前些日子又去了淮安,你能见过他,朕倒是不奇怪。你和陆完是怎么牵扯上关系的?”
裴元老实答道,“当初武举的时候,卑职得到了谷公公的举荐,当时陆尚书在场,对卑职也有嘉许。”
“哦……”朱厚照笑道,“原来是这么回事,难怪你刚才一直相帮谷大伴说话,你倒是知恩图报的人。”
裴元答道,“卑职也是实事求是。同地方接触的话,锦衣卫终究不如西厂。”
朱厚照不接西厂这个话题,只道,“明日谷大用就该接受内阁、七卿的问询了,等他解决完自己的事情再说吧。”
裴元听到这里,下意识多嘴问了一句,“都察院右都御史王鼎不是已经被革职了吗?莫非是左都御史洪钟出来视事了。”
旋即裴元也察觉到自己问了不该问的,赶紧补救道,“还不知道以后都察院对梁次摅是什么态度。”
朱厚照可能觉得在面对梁次摅这个问题上,两个人的立场是相同的。
于是便道,“问题不大,这次是从南京来的人。”
说到这里顿了顿,向裴元询问道,“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李士实,听过没有?此人不错。”
裴元听到这个名字,简直要窒息了。
朱厚照这踏马是什么用人的眼光。
如果说大明正德年的反贼序列,宁王朱宸濠排第一,那么李士实就得排第二!
——“李士实繇翰林官,至侍郎致仕,与濠为儿女亲家。士实颇有权术,以姜子牙诸葛孔明自负。濠用为谋主。”
这是以后宁王造反,最核心的班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