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格莱德将被我们攻陷!”
“.”
随着狂热的气氛达到高潮,人群中一个学生爬上了拉德茨基纪念碑的基台,他当众发表了一场演讲,呼吁集会的人们为了皇帝和祖国,奉献出自己的财富与热血。
紧接着,有人展开了一面黑金双色的帝国旗帜,大量市民欢呼着开始跟随这面旗帜在环城大道上游行。
一名咖啡馆的老板,看着街道外的人群,不禁对一位自己的熟客说道:“看看,整座城市都兴奋到沸腾了!”
熟客举起啤酒杯,大声回应:“为了皇帝!”
德累斯顿是在晚上9点30分收到消息的。
当消息在人群中传开时,换上便装的莫林正和曼施坦因在菩提树大街边上的一间啤酒馆中吃着香肠。
由于纪律原因不能饮酒,只能要了两杯牛奶的两人,也成了整个酒馆仅有的没喝酒的客人。
在消息正式传开前,莫林觉得他所看到的人群,更多是一种紧张的情绪。
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压低声音交谈着,时不时看向德累斯顿皇宫的方向,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未知的焦虑。
酒馆里的气氛也同样压抑,酒保擦拭杯子的动作都显得小心翼翼,生怕弄出太大的声响。
“长官,您觉得塞尔维亚人会接受吗?”曼施坦因切下一小块香肠,低声问道。
“不会。”莫林回答得斩钉截铁。
他喝了一口牛奶,继续说道:“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不可能接受那样的条款.或者说维也纳从一开始拟定条款的时候,就没打算给他们接受的机会。”
曼施坦因咀嚼的动作慢了下来,他若有所思地看着莫林。
他发现自己的这位上司,似乎总能提前预判到局势的走向。
就在这时,酒馆的门被猛地推开,一个年轻人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手里挥舞着一份刚刚印出来的晚报号外——这也许是最晚出版的一份晚报了。
“拒绝了!贝尔格莱德拒绝了最后通牒!”
他的一声大喊,让整个酒馆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动作都停滞了,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
莫林清晰地看到,人们脸上最先浮现出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
战争,这个在和平年代显得无比遥远的词汇,在这一刻,真真切切地砸在了每个人的心头。
一个中年男人手里的啤酒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碎裂的声音在寂静的酒馆里格外刺耳。
然而,这种恐惧仅仅持续了不到数秒钟。
“好!打!就该让奥地利人狠狠地教训那帮塞尔维亚杂种!”
一个满脸横肉的壮汉猛地一拍桌子,将啤酒沫震得到处都是。
他的怒吼仿佛一个开关,瞬间点燃了整个酒馆。
恐惧被一种更加狂热、更加激昂的氛围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