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林猜测,这多半是系统判定他目前处于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下,所以才解锁了这个功能。
他没有犹豫,直接用意念激活了‘可优化’选项。
下一秒,他的眼前迅速浮现出了一个虚拟的光幕。
光幕上,一幅聚能破甲弹的详细结构图纸,正清晰地展现出来。
图纸旁边,还有大量如同公式一般的数据和符号在不断闪烁、跳动。
他一眼就认出,这正是当初在塞维利亚时,自己在小本子上画的那些草图,以及那位教授帮忙写下的各种公式。
紧接着,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那幅原本还略显粗糙的草图,开始在他的眼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完善。
每一个部件的尺寸、角度、公差,都被精确地标注了出来。
而那些化学公式,也似乎在被某种无形的力量进行着优化和推演。
一些关于铜制药型罩的材料选择、椎体角度的精确计算、炸药的成分配比等相关的注意事项,也如同注释一般,被一条条地写在了图纸的旁边。
整个过程,就好像有一位顶级的武器设计师和化学家,正在他的面前,手把手地完善着这项划时代的发明。
然而,在这过程中,感觉自己像是在看天书的莫林,眼皮却越来越沉。
一股难以抗拒的困意席卷而来。
他只觉得自己的大脑仿佛被抽空了所有精力,最终,他再也支撑不住,直接趴在了书桌上,沉沉地睡了过去
等生物钟再次将莫林于早晨六点唤醒时,莫林才发现自己就这么在书桌上趴了一整夜。
虽然感觉一阵腰酸背痛,但他还是第一时间看向了系统的【科技】页面。
只见已经给出了一套堪称完美、详细到令人发指的图纸方案,旁边还有一份长达数十页的完整原理说明。
从弹体的整体设计,到药型罩的精密加工工艺,再到炸药的化学成分和引信的触发机制,所有的一切都明明白白。
这已经不是一份简单的专利申请资料了,这简直就是一份可以直接拿去工厂进行量产的完整生产图纸!
“系统牛逼!”
莫林在心中默默地给系统点了个赞。
不过,就在他兴奋地浏览着这些图纸和说明时,却发现了一个小问题。
在关于‘击发’方式的环节,系统用红色的字体,标注着“未优化完成”的字样。
旁边还有一行小字的提示:“缺少关键技术支撑,当前机械式击发结构无法最大效率进行引爆,存在火药燃烧不完全及哑弹风险。”
莫林仔细看去,这才发现问题所在。
目前这个方案,采用的还是传统的机械式击发结构。
这种结构虽然成熟可靠,但对于聚能破甲弹这种需要精确控制起爆时机和能量释放的弹药来说,效率确实不够高。
机械结构的延迟和不稳定性,会导致炸药的化学能无法在最理想的瞬间完全释放,从而影响金属射流的形成和穿透力。
甚至,在极端情况下,还可能导致引信失灵,变成一颗哑弹。
“缺少关键技术.”
莫林皱起了眉头。
他大概能猜到,系统所说的‘关键技术’,指的应该就是更先进的电触发引信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更快速、更精确的起爆控制,从而将聚能破甲弹的威力,发挥到极致。
但问题是,以莫林的学识,想要搞出可靠的电引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也许可以用上魔导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