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攻击点,就是旱魃之事,当初他接了詔命,可到现在还未完成,故而刁难。
这一点,林牧也是没有办法。因为旱魃已经被他收了,可天象竟一点都没变。难道真要破除天坛的阵法?
那可就触及董卓的根本利益了,若真去做了,可能董卓第一个要对付的就不是赤龙,而是他了。
林牧站在百官之前,挺拔而不屈,任由下面的官员如何詆毁,都没有出声,仿若真是缩头乌龟一般。
不过,为了安稳,何太后並没有对林牧做什么,只是口头批评一番,督促其儘快完成任务。
看咬不动林牧,官员们又开始攻捍其他地方了。比如城防、皇宫防务等。
洛阳经此一乱,很多事务都乱糟糟的。
皇宫內,宫女太监严重不足,而禁卫军,目前由丁原军临时担任,这也是问题。
城门守军,目前由西园校尉公孙瓚王允等戍守,也是不符合规矩的。
这些地方的官员,都是肥缺,很多人都想当。就连姜承龙刘风等,都削尖脑袋想当。
何太后其实想徵兵,换上新鲜血液,可眾大臣可不会让何太后如愿,徵兵可以,但將领要用旧的。
何太后目前手中没有可依靠的出色人才,只能同意。
一番爭吵下来,朝议足足开了两个时辰才结束。
之后,又是几次朝议,董卓与丁原王允等人的磨合仍是出现问题,开始出现尖锐的利益矛盾。
从刚开始的和气到后面爭得面红耳赤,甚至叫囂著打打杀杀。朝议也就开始那些天安稳一些,后面就开始变味了。
林牧在董卓的支持下,在数次朝议中,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计划,將黄忠周泰臧霸乐进等人开始安排好。
荀家子弟、蔡家子弟、羊家子弟、钟离家子弟、谢家子弟等,还有郭嘉的人、大荒领地培育起来的人才,还有乐隱、许相、樊陵等等,都开始大肆安排,在这个过程中,林牧也付出了不少钱財,一度超过崔烈购买太尉的五倍钱財,不过財大气粗的大荒领地没有丝毫吝嗇,都一一安排到位了。
这番操作下来,扬州彻底稳固,幽州大部分也稳了,青州、徐州也开始插手进去。
在这个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刘虞,在林牧董卓的一番操纵下,他被拉回神都洛阳当太傅。
至於袁隗等人,都被边缘化了。
林牧一心经营著自己的势力,並没有参与进丁原董卓的爭斗中,也没有特意去挑拨什么的,而是静静地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