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
而且到时候,济州方面政策不加倍,都不好谈了。
我王君山作为济州人,支持济州发展,那应该。
但也不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存在!
济州不大出血,这事都没得谈!
“但我们也不会死磕济州,得做二手准备!”王君山话锋一转:
“宁波不是非常适合发展洗衣机等小家电吗?离着港口也近,出口东南亚也方便。”
“董事长,您的意思是,去宁波投资,建设未来智家产业园?”
唐智点点头:“这个完全可以。宁波的慈溪、余姚,是国内最大的小家电产业集群,占全国30%的产能。不仅有新乐,韩电等大大小小的双缸洗衣机代工厂集群,还有方太,公牛!”
“如果我们做智能家居,尤其是小家电,放在宁波非常合适。方太和公牛的现有产业链,都可以利用!”
“而宁波的注塑、电机、钣金等供应链非常成熟,成本比滨海市还要低15%,是全国最低的地区!”
李铭很是赞同:“没错,宁波供应链十分成熟,相关产业繁荣,熟练工人也多,导致工价也低。因此找新乐电器代工小鸭双缸,比我们自己生产成本还低!”
“还有宁波港,全球吞吐量第四,关税更低,适合进出口。”
“此外,宁波还推出智慧城市试点,对物联网企业提供研发补贴30%,最高 。但是企业所得税这块不如济州,济州可以做到五免五减半。”唐智再度开口:
“还有地价问题,济州高新东区的工业用地, 。”
“宁波要 。”
“再就是研发人才这块,济州有鲁大,计算机,微电子每年输送 +工程师,完全可以支撑起未来智家的研发梯队。”
“宁波的话没有 ,物联网,人才储备不足,需要从浙大引入,那工程师成本就比济州这边高30%!”
“毕竟浙大的学生,要么冲清北或者出国深造。要么去一线大城市发展,要么留在杭市,没多少人愿意去宁波。”
听着两人的话语,王君山有了计较。
两市各有千秋。
济州有地价优势,政策优势,人才储备优势。
而宁波则有供应链优势,港口优势。
但是人才储备方面,严重不足。
正如唐智所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如果浙大在宁波,那很多浙大学生愿意宁波就业。
但浙大在杭市,那愿意去宁波的人就少了,不多给30%的薪水,都不好使。
可工程师的工资本就高,再加30%,那就意味着研发成本高了30%!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
王君山要做全产业链研发,那任何领域的研发成本都低不了。
比如净水器,如果和小米一样直接用陶氏,世韩的ro膜,直接组装,研发成本寥寥无几,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但要是和碧水源一样,自研ro膜,那成本就高了,以亿为单位的年投入。
而济州不同,有鲁大,计算机和微电子专业很强。
而且就位于济州,毕业生很多愿意留在当地,完全可以招募足够多的研发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