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练着字的工作人员「嗯」了一声,就继续写他的字了。
他颤抖着手,轻轻拿起最上面的一卷。纸筒已经有些磨损,他小心翼翼地展开。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方熟悉的印章——居然是齐白石的。
他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他屏住呼吸,继续展开画卷。
墨色淋漓,几只小虾在水中嬉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虾身通透,虾须飘逸,那点睛的一笔,将虾的灵动与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齐白石的虾!虽然尺幅不大,也并非他最顶级的作品,但绝对是真迹无疑!
他强压下翻涌的情绪,又拿起旁边一卷。展开后,是一幅泼墨山水画。画面气势磅礴,云雾缭绕,远处的山峦在墨色中若隐若现。落款处,赫然是张大千。
张大千!
陈景明的大脑一片空白。
在长安、在纽约、在伦敦、在香港,他不止一次在拍卖会上见过这些大师的作品。一幅齐白石的小品,起拍价就是几万美元,最终成交价往往超过十万。而眼前,它们被随意地堆在桌上,像处理废纸一样,标价几元钱一幅。
「同志,」
陈景明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他说道:
「这……这告示是真的?这些画,真的5元一幅?」
老工作人员擡起头,扶了扶眼镜,打量了他一下。见他是个外侨打扮,语气还算客气:
「没错,都是处理品。馆里这不是,成立了外宾接待部,但是经费十分紧张。为了维持下去,只能变卖其中一些字画。这些仓库里堆不下了,所以,就拿出来变卖。你要是诚心要,还能再便宜点。」
「经费紧张……」
陈景明在心里一愣。他环顾四周,他没有想到,今天来这里参观,居然目睹一场价值连城的「大甩卖」。
此时博物馆出售的字画,定价极低。吴作人的画只要5元一张,李可染的作品是8元一张,而张大千、齐白石的画也不过十来元。
可尽管如此,买家还是寥寥,因为很多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而收藏家们更是没影的事,哪怕就是有人想买。手头也比较拮据。
而此时,陈景明想到的是什幺?
这是一个巨大的、千载难逢的信息差。海外市场对这些近现代大师的认知和追捧,与内地的现状形成了天壤之别。
一个大胆而疯狂的念头,在陈景明的脑海中瞬间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