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3章 消灭策源地(第一更,求订阅)

第2463章 消灭策源地(第一更,求订阅)

这一年的11月,全世界都在注视着地中海,注视着已经完成汇合的两国海军舰队。

他们会在什幺时候,以什幺样的方式进入黎巴嫩?

不仅全世界在关注着,黎巴嫩政府同样也在关注着,毕竟,这关系到他们的国家命运。

11月14日,「伦敦陷落」后第四天,上午,一架「环球快车」降落在贝鲁特国际机场。

飞机降落后,外务部常务弗朗克就坐上了一辆「雷龙」防弹SUV,安托万就坐在他的身旁,法裔出身的他是两年前就任驻贝鲁特代表,在汽车行驶时,就向其介绍了当地的情况。

「四三年黎巴嫩独立时,各教派之间曾签署《国民公约》,按照当时各教派人口比例分配权力,规定总统由基督教马龙派教徒担任,总理由逊尼派担任,议长由什叶派担任,议会席位按照三大派别的人口比率分配。

此后数十年间,在马龙派和两派温和派治理下,黎巴嫩成为中东地区最稳定的国家,旅游、银行、过境贸易给其带来高额收入,人民生活水平与欧洲国家不相上下,首都贝鲁特更成为与苏黎士并称的国际金融之都和中近东交通、教育、

文化中心,号称「近东巴黎」,当时黎巴嫩镑也成为和瑞士法郎、西德马克一样坚挺的国际货币。」

在其提到国际金融之都时,弗朗克的眉头轻扬,这个「金融之都」实际上就是「离岸金融中心」,而棉兰老与泗水取代的正是贝鲁特的位置。

他们两个地方在一起,才取代了这里,由此可见当年贝鲁特离岸金融业的发达程度,但这一切都是过去了。

「然而从60年代起,由于逊尼、什叶两派人口出生率猛增,一部分极端分子要求修改《国民公约》,增加其权力,其国内局势处于动荡。八年前,流亡约旦的巴解组织因干涉约旦内政、希望建立「国中之国」而被约旦国王用武力驱逐出境,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前往黎巴嫩。

当时黎巴嫩接纳了这些武装人员,然而后者的到来不仅打破了其国内的平衡,而且再次反客为主,直接介入黎巴嫩内部权力斗争,扶植和武装两派势力,打击马龙派势力。黎巴嫩从此陷入内战。

与此同时,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支持下,叙利亚派出3万军队进入黎巴嫩。他们占领了黎巴嫩北部地区,而在其支持下,巴解组织和全国运动联军发起了大规模进攻。仅仅几个月,马龙派就失去了大片的传统控制区,平民也逃离了各地区。

他们在贝鲁特也被打得节节败退,丢掉了西贝鲁特的许多地区。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