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6章 安全问题才是大问题(第二更,求订

第2431章 安全问题才是大问题(第二更,求订阅)

长安,赤道的阳光总带着灼人的热度,不过在云顶高原,虽然骄阳当空,但是却没有多少热意。

虽然如此,窗口的空调仍然工作着,吹出冷气,这样的老式窗口空调,带着某种历史的厚重感。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南洋大学的特点,作为南洋第一批装空调的地方,这里仍然有很多三十多年前刚刚建校时安装的空调。

这些空调在一定意义上就是sEA重视教育的象征。毕竟,那个时候,整个南洋都没有多少空调。

但是,教授的办公室和家里肯定是有空调的。哪怕是这里是常年温度只有27度。也会给他们安装空调。

阳光在康安教授的办公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指尖捏着的电报纸边角已被汗濡得发皱,电报信封上「经由港岛转发」的字样,提醒着他们之间还没有直通电报。

所有的电报,信件,都是由港岛转发。很多和亲人之间往来的信件都是如此辗转才寄到这里。

不过这封信并不是老家的亲人寄过来的。

康安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从信封里抽出那张薄薄的电报纸,电报上的内容并不多,但是每一个字都像钉子般扎进他眼里:

「安兄:安好,兄应知内地已经恢复高考,然高校教材仍沿用五十年代版本,内容陈旧,急需最新高等教育书籍,盼兄推荐,助母校渡难关——弟华」。

为了省钱,他只写了「华」,是朱卫华,他们是在其在sEA做访问学者时认识的,因为他们都是国立大学毕业,所以关系很亲近。

而康安对于自己的那个小学弟也是非常关照的,毕竟大家都是校友。

「母校……」

康安低声念着「母校」两个字。

江城国立大学的钟楼仿佛在记忆里敲响,如今三十载过去,隔着南海的风浪,他似乎都能听的到。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阳光晃得他眼睛发酸——国内的课堂里,竟还在用着几十年前时的教材。

「康教授,您找我们?」门口传来轻轻的敲门声,进来的是林文山和周培之两位教授。两人和康安一样,都是国立大学毕业的,毕业后先后辗转来到南洋读研究生,后来又留校任教,平日里最是相熟。

而这也是康安喊他们的原因。

康安回身将电报递过去,声音有些沙哑:

「你们看看吧,卫华从国内发来的。」

林文山放下作业,接过电报仔细读着,眉头渐渐拧成一个结。周培之凑过去,镜片后的眼睛也慢慢睁大,他擡手推了推眼镜,目光在「五六十年代教材」那几个字上顿了顿:

「怎幺会……都三十年了,还在用那些教材,早就该更新了。世界科技突飞猛进,一日千里,怎幺还抱着老课本不送。」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