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汽车停下了在停下的那一瞬间,他只觉得心脏猛的跳动了一下,一车门打开的瞬间,他连忙走出汽车,同行的大校也是如此,他们所有人的动作都是相同的——先是戴上军帽然后整理军装。他们甚至彼此互相审视着,唯恐军容不够整齐。
然后才朝着前方走直去,当芏底碾过官邸前青石板,将军胸腔里的搏动比马蹄声更急促——那是混杂着激动与近乎虔诚的崇敬,正随着每一步靠近而愈发清晰。
他并非第一次踏入这片土地,过去十几年里,他曾经三次访问、两度受训,他虽然没有见识过昔日的这片海边不毛之地是如何蜕变成如今楼宇林立、工业发达的富饶国家,但是他所目睹的繁华却是一日超过一日的。
可这一次不同,他终于要见到那位亲手缔造这一切的阁下。
那位阁下的经历,早就成了为人们反复讲述的传奇。无论是在亚洲,还是欧洲,阁下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种传奇。
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在哪里面对敌我悬殊的局面,他们守在了哪里,不曾后退过一步,甚至改变了整个战局。
而更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什么?
是重返婆罗洲之后,那个时候,婆罗洲有什么?
只有西米和木材,当然,还有遍地的日军,他率领着部队返回了自己的土地——他钱买来的土地,然后登陆之后,他们一边战斗,一边建设,仅仅只是几年之后这个曾经被战争摧毁的海滨小城,就变成了亚洲最繁华的城市,短短十几年后,这里就成为亚洲最繁华的国家,在它的码头泊满远洋的商船。
而改变更多的却是普通人的生活。
将军下意识攥紧了手套,指节微微泛白。身后代表团的成员们呼吸也跟着放轻,靴跟并齐的细微声响里,藏不住同他一样的期待。
直到长廊尽头那扇雕木门缓缓向内开启,门轴转动的轻响像一声号令,所有人几乎同时深吸一口气——视线越过门内透出的暖光,落在那个身影上时,眼底翻涌的情绪惊人地一致:是终于得见传奇的激动,是对缔造者最纯粹的敬仰,连空气都仿佛在这一刻,变得庄重起来。
一行 ,这些来自韩国的军官,来自韩国三军,他们都是军中的骨干,而团长是谁呢?
小将嘛!
对于这个人他还是比较熟悉的,毕竟,他也看过那部电视剧,当然他也看过那部电影。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李毅安还是非常欣赏小将的,毕竟,如果说是朴正雄奠定了韩国发展的基础,将韩国从穷困的泥潭中拖出来的话,那么作为其继承人的小将却做到了一件朴正雄没有做到的事情——他在真正意义上改变了的经济发展模式。他利用强权推行劳工保护,迫使财阀吐出更多的利润与民分享。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他这么做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但是,可以说正是他从根本上改变了韩国的命运。
可以说如果没有小将的话,韩国很有可能会走向拉美之路,不是走向另外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也正因如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韩国是非常幸运的,他幸运的在两个时期内,有如天降猛男似的接连有了两个关键人物帮助韩国去扭转他们的命运。
只不过,对于此现在的韩国人并不了解,甚至到了新世纪之后,仍然有不少韩国人不能够理解。
这些军官们一起走进了大厅,然后同时敬礼。
在这一刻他们彼此看着彼此。
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