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9章 殖民地的最后残余(第一更,求订阅

第 殖民地的最后残余(第一更,求订阅)

苏联有可能成为这场冷战的赢家吗?

这个答案是非常清楚的,苏联永远不可能成为这场冷战的赢家!

哪怕就是现在,在苏联全面转向进攻的时候,在西方世界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苏联的模式是不可持续性的,苏联的强大也是不可持续。

之所以会得出这一答案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苏联的财力根本无法支撑他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扩张。

这也是为什么里根之所以能够击败苏联的根本原因——就是从金钱上给予苏联最致命的一击。

首先通过减少补贴的方式,让美国农场主大面积轮作休耕,玉米等粮食产量下降,这直接推高了国际市场的粮食价格。

而与此同时,游说沙特增加石油产量,从而导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下降。

前者增加了苏联从国际市场采购粮食的成本,而后者则导致苏联通过出口石油换取硬通货的金额在不断减少。

而与此同时,里根通过星球大战等计划,迫使苏联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军事以及太空竞赛之中,这进一步消耗了苏联的财富。

再加上阿富汗那个抽血机在不断的消耗着苏联的财富。

诸多因素夹杂在一起,最终导致了苏联在 ,它的解体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因为他已经失去了维护帝国存在的资金。

而美国和西方世界之所以能够在那场竞争之中赢得最后的胜利。其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底子更厚,资金更多。

本身嘛,国与国的竞争就是实力的竞争,而实力归根到底就是经济。

北美和西欧的经济规模几倍于苏东集团,在这种情况下,莫斯科想要赢得冷战的竞争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所谓的比烂说,本身就是扯淡,因为一个最简单的就是——如果你烂,那么你就会依赖到家。

西方世界之所以能赢,是不是因为苏联比他们烂,而是因为他们的血条更厚。

就是这么简单,就像打街机一样,谁的血条厚,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而这个血条的核心是经济以及从经济所延伸出去的国计民生等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实力。

见父亲沉默着,李奕轩便说道:

“既然苏联不可能赢得这场竞争,那么,我们上场击败他们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父亲,您曾经说过——这场竞争之中胜利者将会赢得一切,而失败者将一无所有。

如果有一天我们击败了苏联,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在俄国的尸体上去收割胜利的成果。”

接着李奕轩的话音略微提高了一个度,他用平静却不失期待的语气说道:

“而到那时我们将会获得更多的资源,也只有如此才能够在下一场冷战之中击败美国。”

下一场冷战!

尽管这一场冷战还没有结束,但是作为官邸的下一任主人,李奕轩非常清楚下一场冷战是不可避免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