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8章 曼谷的硝烟味(第二更,求订阅)

当然,我们并不会忽视安全的的问题”

接着,他又从公文包底层抽出一卷蓝色工程蓝图。图纸展开时发出清脆的哗啦声,在空调冷气里抖落几缕折迭的褶皱:

“长官请看,我们的梁柱间距比美军标准缩短三十公分,每平米配筋量相应增加了一些。”

他用钢笔尖点着结构图上的加粗线条,说道:

“这是我们根据军方营地建造规范,制定的建筑方案,是绝对符合军方标准的。”

对于军营建筑,军方自然有相应的规范。所有的承包商只需要按照规范去建造建筑也就可以了。

只不过有时候建筑商为了争取军方的订单会提供一些额外的设计,比如进一步强化它的结构,对此军方并不反对。

毕竟安全第一嘛。

霍长英的视线在图纸上停留了足有半分钟,忽然抬眼时,眼睛里多了些审视的锐利:

“改良方案意味着更高的成本。你刚才说报价可以谈,能谈到什么程度?”

“比军方的预算低百分之十五。”

孙伯涛的回答干脆利落,手指在膝盖上轻轻叩击,说道:

“当然,长官您不需要担心我们会偷工减料,首先,我们公司有外劳雇佣权,我们可以直接从日本雇佣外劳,我们只需要支付相当本地劳工一半的薪水,就可以雇佣到素质足够优良的建筑工人,当然了,使用孟加拉劳工更便宜,但是那些劳工……”

轻蔑的笑了一下,然后孙伯涛说道:

“他们并不适合建造这样的工程,他们习惯偷懒耍滑,所以,我更倾向于雇佣日本劳工,他们更认真,能够百分之百的按照工程师的要求施工,在质量上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

听着孙伯涛的介绍,霍长英倒不觉得的奇怪,在南洋自由贸易圈,人们更喜欢日本外劳,不论站在什么角度来说,那些日本外劳不仅干活认真,而且服从管教,不像某些国家的外劳那样,总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

也正因如此,在日本很多日本男人高中一毕业就会到国外务工,毕竟相比于毕业后就可能是一个大学。到南洋做外劳收入都是可以预料的。

虽然这些外劳需要从事最辛苦,最肮脏的工作,但是他们的收入高啊,只需要辛苦个 。

不过没有人知道,事实上,这本身就是对日本的一种压制——通过输入外劳的方式,让日本变成一个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

而外劳的收入甚至会影响到日本人的思想。就像对于墨西哥人来说,他们更渴望去美国做劳工,而不是读大学一样。

因为做劳工的收入是可以预期的,但是读大学却很有可能会失业。当到海外做劳工成为日本社会的一种普遍共识之后,日本也就在无形之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的贫困化甚至可能是注定的。

毕竟这种收割并不仅仅只是廉价劳动力的收割,更多的是对一种社会观念的影响。

只不过现在没有人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日本人觉得到海外做劳工可以挣到更多的钱。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