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9章 时代的落幕(第三更,求订阅)

而勃列日涅夫之所以同意他参加葬礼,有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想了撇开关系,以此告诉李毅安他和赫鲁晓夫的死没有关系。

对此,李毅安并不怀疑,不是相信勃列日涅夫的人品,而是知道他没有这个胆量。

而且另一方面,赫鲁晓夫确实是在这一年去世的。

此时那个由苏联著名雕塑家恩斯特·涅伊兹韦斯内设计黑白相间的岗岩墓碑上还没有建成——那座上半部分是纯白的,下半部分是纯黑的,象征着赫鲁晓夫复杂而矛盾的生涯。

当葬礼进行时,为数不多的人都默默向赫鲁晓夫灵柩告别。走到灵柩前,李毅看着灵柩默默的说道。

“一路走好,我的老朋友。”

然后他将一朵放在灵柩上,又来到赫鲁晓夫的夫人尼娜·彼得罗夫娜的面前,她就站在灵柩旁,在看到李毅安的时候,她有些动情的说道

“李,你知道吗?在知道你将再次访问莫斯科的时候,尼基塔非常高兴,他说他的朋友要来看他了,他一直很期待着和你再次见面。

在病床上的时候,他也是如此。李,谢谢你来送他。”

说话的时候,她的眼眶通红,手指紧紧攥着一块手帕。

李毅安轻声安慰时,神情中同样带着一种失落,在过去的几年之中,越来越多的老朋友离开了人世。

葬礼继续进行着。

彼得罗夫娜低声啜泣着,向丈夫做最后的告别。

随后,赫鲁晓夫的儿子谢尔盖走上前,站在墓碑前,面对着为数不多的送葬者,缓缓开口:

“我的父亲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他犯过错误,但也做过伟大的事。他相信过许多东西,也质疑过许多东西。他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他是一个真实的人。”

谢尔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的人,最终落在李毅安身上,仿佛在无声地传递某种讯息。

而李毅安只是对他点了点头,然后,谢尔盖继续说道:

“历史会评判他,但作为他的儿子,我只想说——他爱这个国家,爱这片土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风卷起落叶,掠过墓碑。李毅安静静地站着,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他曾与赫鲁晓夫在长安第一次见面中两个人针锋相对,也曾在他下台后感叹政治的无情。

而现在,这位曾经的对手,朋友,就这样被埋葬在莫斯科的这个晚夏之中,没有盛大的哀荣,即便是在报纸上也仅仅只有一句话。

几年之后在他的墓地上将会多出一个墓碑。一块黑白分明的墓碑,无声地诉说着他一生的功过。

在赫鲁晓夫的葬礼上,一个老妇人也来到墓地,她能来这里恐怕只有克格勃同意才会进来。

老妇人在葬礼上表达了对赫鲁晓夫的感激之情,因为她曾被无辜关押近二十年,是赫鲁晓夫把她放出来,并恢复了名誉。她将把赫鲁晓夫的恩情告诉子孙后代。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