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7章 莫斯科的笑声(第一更,求订阅)

“伊里奇”是一个较为常用的人名,恰好在导师的全名中、勃列日涅夫的全名中,所以,他被一些人吹捧为“当今的伊里奇”,也就是当今导师的意思。

而他本人……也喜欢这样称呼他。

所以李毅安是投其所好的。

“哈哈,可惜你们那里的气候并不适合种植白桦,要不然我一定给你送去最好的。”

“云顶高原的气候并不排斥苏联的白桦。”

李毅安的话里有话,勃列日涅夫当然听懂了。

停机坪上的军乐队突然奏响国歌,铜管乐器的声浪惊起了远处白桦林里的鸟群。

勃列日涅夫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两人一同检阅了仪仗队。

礼炮鸣放二十一响时,勃列日涅夫借着炮声掩护突然凑近李毅安耳边,说道:

“听说公主殿下喜欢芭蕾舞?”

这个突兀的私人话题,让李毅安怔了半秒,而后勃列日涅夫说道:

“我在大剧院安排了一场芭蕾演出,希望你和公主殿下能够满意。”

他抬手示意红毯尽头的黑色bmw轿车时,西装袖口露出崭新的朗格表——这是特意为接待李毅安换上的sea品牌。

嗯,也是李毅安上次访问时送来的礼物。

此时的勃列日涅夫是自信,从七年前取代赫鲁晓夫上台开始,勃列日涅夫治下的苏联既享受着赫鲁晓夫改革带来的成就,又因秋明石油、乌连戈伊天然气等能源的发现开采而如虎添翼。

这些能源通过出口换回了大量食品、工业品,推动苏联经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面貌。

这种繁荣画面在苏联历史上是并不多见的,而勃列日涅夫因此乐得忘乎所以,逐渐开始飘了起来。

不过虽然飘然,但是勃列日涅夫很清楚,在整体国力上,苏联和美国还是存在着很大差距的。

苏联想要赢得这场竞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需要在美国虚弱的时候向其发起进攻,还要笼络西方阵营里的一些国家。

德国,法国,英国……都是需要笼络的对象,其中当然也包括sea,这次他之所以会主动邀请其访问莫斯科,就是为了笼络对方。

所以所有的一切都显得很刻意。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