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4章 PPT是个大忽悠(第一更,求订阅)

三倍音速!

三万米高空!

瞬间,所人都惊呆了,一位叼着雪茄的将军,甚至直接睁大眼睛,盯着这个图片——这家伙真能飞这么快吗?

“与普通的战斗机不同,它的任务就是在战争爆发的第一时机,根据预警机、盟军地面雷达提供的情报,在苏联轰炸机群距离英国很远的地方——比如 ,在这个过程中,它会首先以2倍以上的音速巡航,如果有必要,它可以以3倍音速飞行,从而赢得拦截时间,苏联的轰炸机,甚至还没有飞过巴伦支海,刚出家门口,就已经被他拦截了……”

这正是三倍超音速截击机最大的作用——他并不是为了进行狗斗,而是为了拦截,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拦截而生,他的速度每快一公里,就意味着敌人的轰炸机群距离已方就远了一公里。

在核战争的条件下,别说是1km,有时候 。毕竟在那种环境之下,敌人轰炸机群发射的导弹随时都可能摧毁一座城市。所以拦截的距离越远,就意味着深厚的城市就越发的安全,也正因如此,在冷战期间,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有自己的专用截击机。英国当然也就,就是“闪电”,不过对于那玩意,英国自己都不相信。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那些截击机就是飞行板砖,但是并不妨碍他们在本国防空网中所发挥的作用。

只不过,那些的截击机都是2倍音速的。面对庞大的轰炸机群根本就没有多少优势。

而现在,他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大家伙!

一个足以改变局势的大家伙。

他不仅能够以三倍的因素冲向敌人的轰炸机群,而且他还能够携带重型空对空导弹。

“根据设计它可以携带6~8枚重型空对空导弹,它的射程超过 。我们的远期目标是达到 。”

于鸿基接下来特意强调道:

“凭借着大型雷达,它可以在 。这也就意味着,仅仅只需要几十架这样的重型截击机,就可以确保英国能够在第一轮空袭中幸存下来。”

随后于鸿基就不再说话了。也不需要再说什么了,因为所有人都很清楚在核战条件下最重要的是什么?

就是生存。

而这种生存并不是说避免本土遭到核打击,而是竭尽全力确保本土在遭受核打击的时候,落下尽可能少的核弹。

如果能够把苏联人的图 。

面对这样的诱惑,又有几个人能够抗拒得了呢?

况且,古巴导弹危机结束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对于经历过古巴导弹危机的这些皇家空军的将领来说,他们深切的意识到了核战争的威胁。

也正因如此,非常迫切的需要一种能够真正拦截苏联轰炸机的截击机。

这种飞机哪怕就是机动性差一点,只要能够击落苏联的轰炸机,那也就足够了,其实这也是冷战期间各国对截击机的要求。

们压根儿就没有考虑过什么狗斗之类的机动性能。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