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1章 绊倒一个国家的问题(第二更,求订阅)

“去年 ,以前这两个地区是有过这种现象的,但从来没有像这样温暖。从南面黑海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吹来一阵强大的暖气流,朝东北方向移动而遍及乌克兰和库班,暖气流持续了一个星期,把上面一层积雪融化了,大约有6英寸厚。小麦和大麦的幼苗秆都露了出来。 ,整个地区又出现了同样反常的气候类型,受到霜冻的袭击,气温降到零下 。”即便不是农业专家也听说过“瑞雪兆丰年”这句话,李毅安说道:

“这对小麦是极为不利的,肯定会造成粮食减产的。”

现在,李毅安已经想起了这件事,另一个世界,苏联就是在今年因为国内粮食减产,所以,不得不动用大量的黄金从国外进口粮食,以弥补国内的缺口。

而在很多资料中都将今年的粮食进口,视为为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象征——毕竟,曾经粮食产量的不断增加正是玉米帝的骄傲。

“是的,阁下,但并不仅仅只是这一个区域。”

孙鹏安在一旁插话道,

“今年的很多地方的春小麦出现了问题,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些照片都是其他地区的情况。我们向农业专家进行了咨询。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如果苏联人能挽回乌百分之五十的农作物的话,那他们就是幸运的。是其他地区的损失可能会超过1/3。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的农业损失是惨重的,而且还是无法弥补的。”

“那么,这就是你要向我说明的问题,是吗?”问道。

“不是,先生,”

张哲远说道,

“这次会见的目的是这样的,根据我们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今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很有可能会损失 ~ 。这就是我们要向你说明的问题。”

差不多就是30%的减产了。

任何人都能够从这个数字之中,感受到这种规模的减产可能带来的影响——粮食大规模减产肯定会造成饥荒,或者说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而这肯定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那么当地的反应呢?”

李毅安问道。

“从目前来说我们还没有看到,莫斯科那边对于农业减产的反应,甚至在他们的官方报道之中,同样也没有提到这一事件。”

想了想孙鹏安补充道:

“阁下,我们的卫星分辨率并不高。但是我们都能够从太空中看到他们的土地,并且看到今年的粮食产量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很难相信,苏联人自己发现不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