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张士邦!
好像叫这个名字更合适一些,以后也可以考虑一下。
当然,以后可以弄个碟中碟系列嘛!
要是用李小龙去拍碟中碟呢?
现在李小龙差不多也投身电影圈了吧……
这个念头也就是一闪而过,随后,李毅安便询问了一些南洋电影音乐输出的问题,既然已经定下了“文化立国”的策略,这些事情总是需要关心的。
“今年上半年,南洋电影界一共拍摄了 ,仅次于好莱坞,其中有 ,有 , ……”
一一汇报着这些数据时,张道明又特别强调道:
“根据各电影公司的反馈,角色大都为欧裔的影片,更受欧美市场的欢迎,亚欧双主角配合的,在欧洲影响不大,但在北美则会有一定的影响,在拉美基本上没有影响,如果是全唐山裔角色,在北美市场的票房就不甚理想,欧洲也有类似的情况,只有拉美市场可以接受……”
听着这些分析,李毅安点了点头,说道:
“这就是人种形象的影响,这也说明,我们的文化输出之是任重而道远啊!”
感慨之余,李毅安想了另一个世界港片的输出——就两个字“功夫”,先是李小龙,然后是成龙,接着是李连杰。
然后呢?
看似辉煌极了,可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人们对港片的印象,最后也就只是“功夫”,其实,功夫固然可以打破世人对唐人的偏见,但是最后却又定型在“功夫”上,这也是最后港片无法突破的根本原因。
到最后港片基本上就被定义为——黑邦片、功夫片,而更奇幻的是两者还是相辅相成的,功夫片里离不开黑邦,黑邦片里离不开功夫。
你说这是偏见吧。
可问题还真是这样。
等到最后,人们也就形成了固定的某种思绪,认为港片就是功夫片或者黑邦片。
哪怕是港片还有其他很多优秀的片子,也都被他们以偏盖全了。
也正因如此,李毅安对于功夫电影一直都是非常谨慎的——受到港片功夫电影的影响,好莱坞的很多电影里港岛的形象都是渔村、黑邦和功夫。
这种刻板的印象,李毅安绝不会希望在南洋发生,所以,南洋想要有所突破,就必须要寻找新的方向。
至于功夫电影,就随缘吧!
想了一会,李毅安说道:
“拍一部科幻电影呢?”
“科幻电影?”
面对张道明的不解,李毅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