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事件不仅让伦敦开始着手清理工业污染,将发电厂和重工业作为排烟大户被强制搬迁到郊区的同时,事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环保的关注。
而社会的关注则直接导致了“环保主义”在欧洲,完成了从“非主流”到“主流”的转变,并最终催生了什么一系列环保团体,而最终kgb也注意到了这些团体。
等到六七十代的时候,环保啦、平权啦、动保啦等等各种思潮开始在欧美流行,而kgb也在其中大显身手。
“这把刀,他们用的倒也是挺爽的……”
李毅安自言自语道。
“既然如此,那就让你们好好的用一用吧。”
其实,对于环保主义,李毅安并不反对,但他坚决反对极端环保主义,想追求原生态,可以到非洲去啊。
再看看那些所谓的环保主义者,一个个的都是既要又要的心态,他们会完全可以脱下现代工业纺织的衣裳,回归到男耕女织嘛,可以扔到现代交通工具,选择步行不是。
结果呢?
嘴上说着环保,实际上生活上全他妈没有一个环保的主。嘴上说着用家发电的时候,没有一个愿意抛弃现代科学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不过在冷战期间,环保是什么?
是弹药,是武器……虽然不是南洋的,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西方世界的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南洋的利益。
伦敦啊!
想到大雾事件后,伦敦的治理,李毅安不禁可惜道。
“哎,再也见不到雾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