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我的,我的,都是我的(第三更,求订阅)

不对,应该是李家的国!

南洋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公司主宰着一切——60%以上的人口在为公司工作,那怕是那些公司表面上各自独立,可实际上,他们的大股东都姓李。

事实上,直到现在婆罗洲的建设,仍然是以公司为主导,毕竟,建设的资金大抵上都来自李毅安本人,毕竟,那个时候是家国不分的。也就是在东部三区,才是以国家投资为主。可即使是如此,公司的在东部三区的投资仍然占用很大的份额。

“这是我的,这也是,这个……”

就这样驾驶着汽车行驶在自己的城市里,李毅安并没有那种“收租公”的喜悦,相反眉头越皱越紧。

城市是自己的,企业是自己的。

那么其它的呢?

从登陆婆罗洲的那天起,伴随着婆罗洲的建设——公司投资垦殖、矿山以及工厂的同时,企业规模不断的扩张着,与此同时,附属产业也在不断的扩张,规模越来越大不说,门类也就越齐全。

因为婆罗洲当时,基本是一片空白,为了能够保障职工的基本生活需求,公司甚至建立一套从出生到死亡的附属产业。

比如职工有生活消费的需求,那公司就建立消费合作社,向职工提供廉价的生活消费品;职工家里没有人看孩子,那么就建个托儿所幼儿园;职工子弟需要上学,那么就建立学校;职工当然也需要看病,那自然需要建立医院;职工需要衣服,那么就建立服装厂。

在婆罗洲初建的过程中,百业待兴,各方面都需要建设,基本上就是建设中碰到什么问题,就由公司自己去解决,从而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营。那时候,这当然无可厚非的。

但是这也造成了眼下的“终产者”的局面。

将汽车停在一所学校的大门前,看着这所学校的门牌,李毅安嘀咕道。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