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那边音乐飘飘,但是孙德昌却无心欣赏,他仍然就着路灯的灯光,看着手中的报纸。
他仍然在找着工作,尽管他很想到报社、出版社之类机构工作,但是因为背景审核并没有通过。也只能想想而已。
可除了这些工作,还能干什么?
去那些公司当文职吗?
对于已经 ,甚至就连老师他也干不成,因为老师,同样需要通过背景审核。
“简直就是暗无天日!”
孙德昌再一次报怨起了南洋的“黑暗”。
什么身份审核啦,什么黑名单啦,总之,在他看来,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没有通过身份审核。
“在津门时,我孙德昌明明是响当当为民申张的名记,怎么到了这,却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孙德昌想不明白,他找了一份又一份工作,结果都是相同的——对方都以不可视为借口拒绝了他。
想不通的他,只能将一切归罪于南洋太黑了。甚至是暗不见天日的那种。
“真是天下乌鸦一般黑……”
就在孙德昌这么抱怨着的时候,他并不知道的是,就在仅仅两公里外的一座看起为颇为现代的大厦内,一间起来一个黑沉沉的办公室内,这像牢房多过办公室。一扇很小的窗户面对空洞洞的内院,窗外的景色是水泥地和砖墙。在墙边有一排高大档案柜,柜子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档案。
在台灯的照耀下,吴德坤正在那里翻看着一份档案,在他的面前还摆放着十几份写着“绝密”的档案,此时,他正在翻看的档案,正是孙德昌。
“……潜在危险分子,建议,禁止其从事新闻、出版、教育行业,禁止开设书店或加入读书会,禁止其进入大型工矿企业,禁止……”
一系列的建议,只有一个核心——防患于未燃。
在保安局像这样的档案有很多,在过去的几年中,在专家们的指导下,保安局已经建立了一套严密的人员甄别系统,这套系统的核心并不是把特定的人员送进集中营,而是通过种种分级,或是对其实施严密监控,或是禁止其从事某些行业,或是……直接遣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