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一路上都没说话的王理,终于打破了沉默,说道。????“只要是论考试就好,论成绩就好……”
说着话,他就从口袋里摸出了一本华英字典学了起来,另外三人见状,心头无不是一紧,要是家境好,谁来南洋啊,不对,也有家境好的愿意来南洋读书的,无他,南洋的这些大学里,都是来自德国的名师,甚至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甚至还有唐山的教授弃学跑到这当学生的。
卷!
初来乍到的学生们,在第一天就感受到了压力。
压力是有形的——就是钱。
这里的学费不便宜,一学期要好几百美金呢!
得,什么事都没有读书更重要!
甚至都不用人去督促,初来乍到的学生们就纷纷全力以赴投入学业之中。
学生卷,教授讲师们同样也不见得轻松,因为支持纳粹的关系,在德国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大学教授被禁止任教,在德国,很多教授在工地上搬砖呢!
所以,在教授的选择上,南洋有很多选择权,如果他们不够优秀,又怎么能对得起,每天六美元的薪水呢?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到六美元的薪水,很多讲师,只有三美元,正在物理系试验室内作着试验的赫伯特·马塔雷,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即便是三美元,对于他来说,不仅仅只是让家人摆脱了饥饿与寒冷,还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而现在,他所希望的就是能够做自己的工作,去证明自己的价值。在过去的几个月,他一直在和学生们继续研究他二战期间的一个发现——当时他在锗整流器中看到的一种“干涉”现象:如果两个触点足够接近——距离在 ,他并不知道,这与美国的布拉顿在锗材料中观察到的一致。
原本历史上这个研究,马塔雷要等到 ,但现在却发生了一些改变,去年九月,经历过投降后第一个寒差点没冻死的他,终于想通了——来南洋!
他很幸运,正好赶上了南洋的大学扩建,在太平大学获得了一份教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