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风雨欲来,再次举报(求票)

如今随着绍治朝廷吏治崩坏,这个词已经渐渐有了从褒义变成成贬义的趋势,满朝文武变成反面人物指日可待。

附近七州之地有此殊荣和气势的只有一位,正是节制七州军务的总督胡汝贞!

绍治三十三年,胡汝贞以 。次年,升至正四品,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吴州治。

绍治三十五年,胡汝贞 ,总制七州军务,并获兵部尚书衔,位列正二品。

同时,他还是一位三品天班职官【儒士】!

官场中皆言:胡汝贞轻生死,重然诺,有豪侠之气,但也放浪形骸,恣情妓乐,是一个非常人物。

前面那一切全都是他如此行事的底气。

只不过,看他如今的脸色,却早就没了七州总督的意气风发,只剩深深的疲惫和一丝隐藏极深的惶恐。

朝中局势风波诡谲,危机临头,这位东南巨擘又如何察觉不到?

“朝廷中枢皇帝多智近妖,内阁悍臣专于内斗,有的占地,有的捞钱。

中下层官吏,若是投靠清流,必为严党迫害;若保持中立,必不得升迁;

若依附严党,又被清流肆意攻讦,在地方上难以成事,死于诬告的比比皆是。

还有各方派系中无休无止的内斗更是防不胜防,大昭没有赵宋的点到为止,刑不上大夫,就算是致仕之后也要赶尽杀绝!

抗倭大业如今更是死地中的死地。

在我之前的抗倭名将,张经、李天宠、朱纨等人死的一个比一个惨。

士绅豪族就差喊出口号:‘你敢杀倭,我先杀你!’

我又如何不知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强如社稷主挡了别人的路,还不是一尊自身难保的泥菩萨?被水淹,被火烧,被药死,被勒脖颈历代皇帝的死法都没有本朝丰富。

这大昭朝堂上的水不知道有多深。”

胡汝贞想到此节深深叹气:

“当绍治一朝的官,那真是难!难!难!”

他十分清楚,自己之所以还能坐在这里,一是因为严首辅还没有倒台,二是因为东南倭患,地方不靖,还需要他坐镇。

但依旧好像风暴中的小船,随时都有可能悲惨倾覆。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