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面白心黑,弟子类师

舍长、学委、班长、部长干了个遍。

对这“为生”之道,倒是真有几分心得体会。

大节不亏,要顺应恩师,小事上却要有自己的主见,溜须拍马也要拍出水平,时不时用小小的权力为兄弟姐妹们谋点福利。

要左右逢源,不能同室操戈,否则容易被兄弟们打成“二狗”.

这当学生的门道可深着呢!

尤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揣摩恩师脾性,然后去模仿,这叫弟子类师!

在王澄看来,想要做到最后一条最不容易,却也效果最好。

按照他上辈子的经验,要不是条件不允许,高低也得给师父整一个“鸡鸣五鼓返魂香同好研究会”,让他知道知道什么才叫真正的佞臣!

这个时候反应也很快。

一把握住沈雨亭的手,激动不已:

“恩师懂我!”

“老四,你也懂我啊!”

“恩师!”

“老四!”

难得遇到一个臭味相投的弟子,沈雨亭觉得自己一身压箱底的绝活,终于不至于失传了。

等有些狼狈的郑钱收拾好抓周物走出门来,就看到一老一少已经好像失散多年的父子一样互相把住手臂,惺惺相惜。

从《吹香的一百种用法》说到《复合香延迟生效》,又从《蒙汗药的口味改良》说说到《无色无味的二三猜想》.全都说得头头是道。

背景则是远处通红的夕阳还有飞溅的浪,让人莫名有一种难以直言说的微妙既视感。

在大昭王朝这也不算什么罕见现象,血裔是血脉的继承人,法裔则是道统的继承人。

士林中那些得意门生的地位丝毫不比亲生子女逊色。

神道职官更是这样,许多小众的职官对命格、属相、八字都有要求,难以父子传承,找到满意的继承人比登天还难。

师徒敞开心扉一番交流,关系猛然拉近了一大截。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