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未必不能找到他们自己的「锚定之物」。

太子总揽西州事务,是皇帝亲口任命,具有法理上的正当性。

以东宫名义发布文告,宣传利国政策,属于储君职责范围,并未僭越。

发行债券,名义上是为「国家工程」募集资金,而非东宫自身借贷,巧妙规避了「储君借贷」的指控。

赏赐行为更是君主和储君的常规权力,将食盐作为赏赐品,合乎礼制。

坚决不售卖,则彻底堵住了与民争利的罪名。

只要操作过程公开透明,债券条款清晰,兑付及时,这一切便是在规则之内,利用东宫的信用和影响力,为朝廷项目进行的一场创新性融资。

即便有御史想弹劾,也很难找到切实的罪证,反而可能被斥为「阻碍国策」。

李逸尘离开显德殿,回到自己那间狭小却安静的伴读班房。

房门关上,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他脸上那份从容与笃定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思索。

太子正在按照他引导的方向成长,速度甚至超出了他的预期。

李承干开始懂得运用规则,懂得包装意图,懂得隐忍和布局。

这固然是好事,是扭转其命运的必要条件。

但李逸尘丝毫不敢放松警惕。

他坐在案前,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暮色,心中思绪翻涌。

他所献之策,无论是「债券」还是「信用锚定」,其核心思想并非复杂到古人无法理解。

只要有心人,特别是那些浸淫权力斗争数十年的老狐狸,在获悉东宫的动作后,很快就能琢磨出其中的关窍。

或许他们无法立刻复制「雪花精盐」这样的具体锚定物。

但「信用凭证」、「项目融资」这类概念,一旦被理解,以那些世家大族的资源和智慧,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找到他们自己的「锚定之物」。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