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常衣,如同一个最普通的士子,悄然回到了位于长安城延康坊的家中。
这是一处不算宽敞,但也绝非贫寒的三进院落。
门楣朴素,仅悬一匾,上书「李宅」二字,并无任何彰显官身的装饰。
这里,便是李逸尘此世的家族根基所在——一个属于陇西李氏庞大宗族谱系最边缘的支脉。
陇西李氏,名满天下,是与皇室联姻、出将入相的顶级门阀。
然而,如同参天巨树总有阳光照不到的细枝末节。
李逸尘所属的这一支,早已在近百年的世事变迁中,与嫡系主脉血缘疏远。
更因父祖辈未能出现显赫高官,家道不可避免地滑落,在讲究门第阀阅的大唐,已然近乎于寒门。
他的祖父,曾最高官至一州别驾,致仕后便再无人脉延续。
他的父亲李诠,如今也不过是在国子监担任一名从八品下的博士。
清贵有余,权柄全无,靠着微薄俸禄和祖上留下的些许田产维持着表面上的士族体面。
将李逸尘送入东宫担任伴读,几乎是这个家族倾尽所有资源、所能做出的最大一次豪赌。
按照唐制,东宫伴读虽品阶不高,却非等闲可得。
其选拔,一方面看重学识才情,需通过严格的考核。
另一方面,家世背景亦是重要考量,至少需是清流官宦之后,以确保其教养与忠诚。
李逸尘的陇西李氏光环,尽管黯淡,却恰好满足了这最低的门槛。
加上原身确实聪颖好学,十八岁时便得以入选,成为了太子李承干的数位伴读之一。
三年前,当消息传回这座小小的李宅时,阖家上下是何等欢欣鼓舞!
在父亲李诠看来,这是家族重返荣耀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