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陛下既已裁定,便如此吧。

「知晓。」

他内心对崔敦礼并非没有疑虑,此人虽有能力,但与魏王府过往从密,用之恐助长魏王气焰。

但陛下心意已决,且理由冠冕堂皇——肯定魏王的公心与和睦。

此时若再强行反对,不仅忤逆圣意,还可能被扣上破坏皇室和睦的帽子。

权衡之下,他选择了默认。

梁国公房玄龄得知陛下批示后,轻轻叹了口气。

他理想中的西州主官,是既能持重又能开拓的干才,崔敦礼偏向文吏,并非最合适人选。

李素立更非良选。

然而陛下着眼于更大的和睦局面,他作为臣子,只能遵从。

他对中书舍人吩咐道:「按陛下旨意办理,吏部考核需严谨,不可怠忽。」

英国公李??的反应更为直接。

他听完兵部下属的汇报,挥了挥手。

「陛下既已裁定,便如此吧。」

对他而言,只要西州军事防务不脱离兵部和安西都护府的体系,黜陟使是崔敦礼还是李素立,差别并不算太大。

既然陛下要以此维系皇子间的和睦,他亦无意作梗。

于是,在皇帝明确的意志下,原本对此事各有想法的几位重臣,都选择了遵从。

中书、门下、吏部的工作重点,迅速转向了对崔敦礼的例行考核和任命文书准备。

虽然正式的任命诏书尚未下达,但朝堂上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西州黜陟使之职,已非崔敦礼莫属。

一场围绕西州人事的激烈争夺,似乎就这样以魏王李泰的胜利而告终。

太子的举荐被搁置,而魏王的举荐得到了皇帝的力挺和重臣们的默许。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处于风波中心的太子李承干,依旧保持着令人不安的平静。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