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你师父也是花拳绣腿
半个月后,才到佛山。
此时的佛山,武馆处于鼎盛期的延续阶段,呈现出拳派林立、武馆遍布、工农阶层广泛参与,堪称中国近代武术史上的黄金时代之一。
与之前南拳称霸不同,多年前从李存义组建中华武士会开始,便力主北拳南传。
到后来,孙禄堂、宫宝田、李光普等人身体力行,延续至今,南北武林分界已经不那幺明显。
当然这个融合,只在南方。
南方不分南北,但北方还是北拳独霸
李存义活着时候,很想促成南拳北传,但没来得及,现在在陈湛看来没必要了。
因为很快北方便会陷入战乱,没机会教拳了,不管南方还是北方的拳师,直接上战场便好。
战争是大熔炉,等到日本鬼子炮火打到面前,什幺南拳北拳,什幺南北武林之争,都是屁话。
不打,就是死。
陈湛三人进入佛山。
佛山与北方大多数城市不同,佛山没有完整城墙,城市沿汾江、东平水道自然生长,形成水巷-码头-街市的线性结构。
河涌不仅是交通通道,也是消防水源和排水系统。
经济上也是,这时候北方大部分城市还都以农业为主。
而佛山工业产值占比达极高,冶铸、纺织、陶瓷为支柱产业,产品百分之八十用于外销。
武馆经济也极其发达,叶问教授洋学生武功,并非虚构,这种事在佛山常有。
当然了武馆学徒根本学不到顶层功夫。
这方面,南北都一样,南方秘传,北方更是很多老拳师怕泄密,一辈子都只传一个人,甚至只传自己儿子,难怪功夫失传的多。
失传也是活该。
佛山境内,这时候还没有受到战乱影响,虽然有些暗流,但总体欣欣向荣,百姓也算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比京城也不差,更遑论北方其他城市。
佛山的武馆,大部分在南海区和顺德区的繁华街区。
福宁路衙旁街。
陈湛和叶凝真带着小狐狸,走进去,远看像是夫妻俩带着孩子,但近看发现两人太年轻,小狐狸都已经十一岁,又不像是父子关系。
小狐狸像个跟班,慢慢跟在后面,手中比比划划,时刻在练习陈湛说的,『虚实、松沉的功夫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