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火车上的剧本

想了想,陈浮生干脆掏出纸笔,构思起了下一部电影。

因为他脑海里还是《庐山恋》的信息,所以第一个冒出来的是同样在八十年年代很火的一部电影,叫《牧马人》。

后来短视频出来以后,出自这部电影里的那句『老许,你要老婆不要?』还火过一段时间。

不过很快陈浮生就把这部电影给否了。

否了的原因不是因为担心和《牧马人》撞档期,事实上这部电影都还没立项呢。

因为它的原着小说《灵与肉》都才在上个月首次发表在宁夏的《朔方》文学杂志上。

也就是说,如果陈浮生想截胡的话,随时都可以将版权买过来,自己来改编成电影。

之所以他不那幺做,原因是他现在加入的是电影创汇工作小组,他的工作重点是用电影为国家创汇。

而不只是拍一部像《庐山恋》这种,在国内爆火,也只能在国内爆火的电影。

嗯,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毕竟他们的工作小组都才刚刚成立,当然要做出成绩出来。

也许因为《庐山恋》和《牧马人》都是青春爱情电影,受此影响,陈浮生的脑海里接着想起了老谋子的那部《山楂树之恋》。

《山楂树之恋》讲述的就是这个时期的故事,陈浮生甚至可以拿来直接用。

不过这类电影还是同样的问题,走不出去,在国际上也很难拿奖,只能在国内取得不错的成绩。

所以,陈浮生跟着pass。

「哎,1980年还是太保守了,好多电影都不能拍,听说八十年代后期电影尺度很大……」

陈浮生想着想着,开起了小差。

但有句话怎幺说来着,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就在他开小差的时候,脑海里却是突然灵光一现,有了一点想法。

「好像《调音师》可以啊。」

《调音师》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法国奥利维耶·特雷内执导的一部14分钟的短片,讲述了天才钢琴家阿德里安在伯恩斯坦大赛上失利,之后伪装成盲人钢琴调音师,借此获得更多同情和消费,还能满足他的窥探欲望。一次,他到一户人家调试钢琴,却目睹了一起杀人案,被迫在继续装盲和暴露身份之间挣扎的故事。

第二个版本是印度导演斯里兰姆·拉格万翻拍的同名长篇电影,也因为是长篇,印度版本的《调音师》在细节上要完善许多。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