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百户长说完,乡民们便发出一阵阵欢呼之声,他们扯开了领口的系绳,大声询问自家孩子在不在嘉奖名单内。
在村庄的边缘,骑着小矮马路过的哈尔金露出了微笑,这样的场景从贞德堡出发时,他就见到了无数次。
不过哈尔金却没有他们那幺兴奋,因为早在两天前,他就已经得知消息了。
大胜的消息,在一天半以后就从水路传到了贞德堡,再以贞德堡为中心,向周围的八个城镇散播。
最后等到低级僧侣们抄写好了公报,然后由宪兵们发出的时候,都已经是三四天以后了。
随着库什领百户区的数量增多,宪兵自然是不可能每个百户区都送到。
所以很多时候,宪兵们都是只把公报张贴在主干道附近的百户区公榜。
剩余的比较偏远的百户区,则由附近的护教军将公报接力式地传过去。
这种十天半个月交流一次的频率和效率在后世的霍恩看来,实在是慢得离谱。
可相对于别的上下不知的王国来说,大多数乡民都能知道霍恩是谁,今日的救世教皇国发生了哪些事情。
正是有了这些公报,乡民们酒后饭后的家长里短就逐渐变成了对救世教皇国的键政吹比。
就是在这些键政吹比中,乡民才会渐渐对「救世教皇国」这个想像的共同体产生认同感。
毕竟如果连它是什幺都不知道,更何谈认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