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司藤杀青,新电影与收入4000万(6000字大章))

也可以算是师出同门。

“专门为你来的。”江野没绕弯子,“我刚成立了家影视公司,想请师姐来当编剧部老大。”

韩佳女愣了愣,眼镜滑到鼻尖:“我?可我还是个新人啊,刚毕业没多久——”

“新人怎么了?我听老师说,你今年2月看了《今日说法》的陆勇案,立刻就动笔写了个剧本,叫《生命之路》?”

韩佳女的手指猛地紧了笔记本,眼底闪过一丝惊讶。

这剧本她刚写完初稿,除了导师几乎没告诉过別人。

“我找老师聊过这个故事,”江野的语气沉了沉,“我觉得师姐这个剧本,是当下最该被拍出来的故事。”

“师姐,你的剧本里有对现实的锐度,有对人的温度,这正是我们缺的。来我公司,

这个剧本我们一起搞,钱、团队、资源我来搞定,你只需要把故事写透。”

她沉默片刻:“那你自己当导演?”

“不,”江野笑了,“我心里有个更合適的人选。你的同学,文木野师兄。”

韩佳女的眼睛亮了亮。

“他拍的短片《安魂曲》师姐应该看过吧?”江野前倾身体,“镜头贴著现实走,却能把小人物的苦拍出诗意,那种笑著落泪的劲儿,跟你这个剧本简直是天作之合。师姐,

晚上约他出来吃个饭?咱们仁好好聊聊。”

“你也觉得木野合適?”韩佳女的声音里藏不住惊喜,她和文木野在北电同门三年,

最懂彼此对现实题材类型化的执念,“他拍东西特別较真,一个镜头能磨一下午,但出来的效果—確实没人比他更懂这种故事里的劲儿。””

“那师姐你打电话给师兄,我来安排地方!”

“好!”

《生命之路》后来改名,叫《我不是药神》。

这个剧本在 。

这一计划由寧昊发起,旨在扶持青年导演,提供从剧本开发到製作发行的全流程支持文木野凭藉此前在短片领域的积累《石头》《battle》等作品,以及对现实题材的敏锐把控,被寧昊选中。

而韩佳女这部作品同时也列出计划中,指定由文木野拍摄,这其中多少也有编剧韩佳女的推荐。

至於为什么江野一定要邀请韩佳女进入公司,担任编辑部的老大,是因为这部电影,

没有韩佳女的话,还真不一定能拍出来。

因为影片中涉及的医药监管、司法程序等敏感內容,没有一定的关係,这些镜头都留不住。

但韩佳女有这个能力,因为她的父亲,是韩三坪!

中影集团前董事长,虽然在 。

江野晚餐定在了胡同口的小餐馆里。

店里没什么哨装修,墙面上掛著几幅老北京胡同照片,木质桌椅擦得发亮,空气里飘著炸酱麵和涮肉的香气,邻桌的食客正操著京片子聊天,烟火气混著晚风漫进来。

就一个地道!

韩佳女刚把《生命之路》的剧本列印稿放在桌上,文木野就推门进来了。

他一眼就看见角落里的两人,笑著挥手:“佳女,还有这位是—江野师弟?”

江野立刻起身迎上去,“文师兄,可算把你盼来了!快坐。”

文木野在桌旁坐下,目光扫过江野,带著点好奇:“听佳女说你专门组局,聊什么新项目?”

“实不相瞒,我是听说师姐手里有个《生命之路》的剧本,前阵子托老师打听了几句,光听梗概就觉得这故事太有劲儿了。”

“现实里的挣扎,小人物的暖,全戳在点子上。”

他顿了顿,看向文木野:“我知道师兄这几年一直在拍现实题材短片,你镜头里那种贴著地面走的劲儿,我特別佩服。这个剧本讲的是仿製药背后的人情法理,我越想越觉得,没人比师兄更懂怎么拍这种笑著疼的故事。”

“我呢,刚成立了家影视公司,可能名气不大,但光现和万达那边的发行渠道我熟,

从前期融资到后期宣发,这些杂事我来扛。师姐负责把剧本磨得更扎实,师兄专心搞创作,咱们仁师姐弟搭个班子,把这个故事从纸面上拍活了,你们觉得,这事儿能成不?”

晚饭的谈话异常顺利。

对文木野这样初出茅庐的导演而言,能有机会执掌《生命之路》这样兼具社会深度与情感张力的影片,简直是求之不得的机遇,他眼底的期待几乎藏不住。

韩佳女也在江野几番真诚的邀请下鬆了口,答应以独立编剧的身份和江野合作,只在他公司掛了个名。

毕竟她刚毕业没多久,正处在职业选择的空窗期,自家师弟的邀约既靠谱又亲切,先去试试水也无妨。

但她这种资源,以后肯定会想办法自己开公司的!

真正让她下定决心掛名的,还是江野递来的另一份剧本,《狂》。

故事內容非常好!

江野不仅把这部剧的修改打磨全权託付给她,连署名权都大方相让。

这两部作品,江野都给她留了投资份额。

一部电影、一部剧集,成了公司未来三年的核心项目。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