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因为上面看到了咱们这几年来,没怎么靠国家输血,自己愣是闯出了一条路子,证明了市场化改革能成功,能赚钱,能盘活资源!”
韩三坪的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和自嘲。
他的快速晋升,固然有其个人能力和人脉的因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世纪之交中国电影产业在面临入世冲击、市场低迷困境下的自救图存。
以北影厂联盟和盛影传媒为代表的改革实践,通过《家和万事兴》等电视电影打开市场,通过“中影盛世院线”重塑渠道,证明了即使在国有体制内,引入市场化机制、拥抱民营资本,也能焕发活力,甚至创造巨额效益。
这套成功经验,恰好契合了高层希望在不增加过多财政负担的前提下,推动电影产业改革的思路。
韩三坪,作为这套模式的核心推动者之一,自然被赋予了更大的权柄,成为执行改革政策的“尖兵”。
这权力,是机遇,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
“所以,一切还得靠我们自己。”韩三坪走回座位,重重坐下,“自力更生,丰衣足食。老祖宗的话,到现在也不过时。”
话题重新回到了《博物馆奇妙夜》的项目上。
“说说吧,这个大家伙,你打算怎么搞?”韩三坪指了指那份厚重的项目书,“融资,是关键。”
王盛早有准备,直接问道:“老师,中影这边,北影制片公司,能出多少?”
韩三坪没有立刻回答,显然在心里快速盘算着。
过了一会儿,他才开口道:
“北影制片公司这几年,跟着你的项目,确实赚了不少。
但你要知道,集团有集团的规矩,部分利润要上交,统一分配,这也是我能得到集团内部其他派系支持,顺利推行改革的原因之一,利益要共享嘛。
剩下留存在北影的利润,大部分也投入到了北影制片基地的设备更新和人才引进上了。毕竟,咱们的‘内功’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
他停顿了一下,给出了一个数字:“我能动用的,最多……五千万。这已经是极限了,还得上会讨论。”